两汉时期的吉林·东汉建安九年(204)·立麻余为夫余王
【公孙康】 (?~221),辽东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市)人。汉献帝建安九年(204),其父公孙度死后,继任为辽东太守,长达十七年。曹魏封公孙康为襄平侯,拜左将军。公孙康当辽东太守时率军在建安十四年(209),东击高句丽,攻破国内城。伯固的长子拔奇统领百姓三万余人归附了公孙康。拔奇的归附,为公孙氏政权向朝鲜半岛南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汉献帝建安中期,公孙康在屯有县(今朝鲜黄海道黄州)以南荒地开置了带方郡。带方郡的开置,不仅扩大了公孙氏政权的势力范围,同时通过带方郡南部的马韩、辰韩和卞韩打开了通往日本的通道。从公孙度割据辽东到公孙康时代,是公孙氏政权的极盛时期。公孙氏政权直接管辖的地区,已领有辽东、中辽、辽西、玄菟、乐浪、带方等六郡的地方。其势力范围,北至鲜卑、夫余及高句丽北部,东南至朝鲜半岛中部,西抵滦河流域,南至海,并越海占有山东半岛北部的部分地方。
【立麻余为夫余王】 是年,夫余立麻余为王。《三国志·东夷传》载“尉仇台死,简位居立。无嫡子,有孽子麻余。位居死,诸加共立麻余。牛加兄子名位居,为大使,轻才善施,国人附之,岁岁遣使诣京都贡献”所记述的即是这一时期的夫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