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说吉林
当前位置:首页 > 志说吉林

因河得名“蛟别拉”(蛟河市)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2020-03-23 20:58:00    来源:
打印
| 字号:
|
  蛟河市位于吉林省中东部,地处松辽平原向长白山区的过渡地带、松花江中游。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多中低山、丘陵,有少量的河谷平原。河流众多,有拉法河、蛟河等十几条河流南流注入松花湖。是吉林市主要林区之一,享有长白山自然资源“立体宝库”的美誉。
  
  明朝属奴尔干都司,设秃都河卫、兀也吾卫、推河屯卫、纳木河卫。清朝前期属窝集部,称俄莫鄂漠辉。1736年(清乾隆元年),吉林副都统在蛟河境内设额穆赫索罗站,管理额穆、敦化、五常等地的台站旗丁。1738年(清乾隆三年),改设额穆赫索罗佐领衙门。
  
  1882年(清光绪八年),置敦化县后,张广才岭以东划归敦化县,张广才岭以西隶属吉林府。从1884年(清光绪十年)起,佐领衙门开始代征当地山海土药税、铺商厘捐等。据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统计,管内已有旗地9 000多垧。
  
  东三省总督锡良考虑到,由省城到延吉厅400多公里,只有旗署而无县治,不便管理。遂于1909年4月9日(清宣统元年闰二月十九日),向清廷奏请在额穆赫索罗驿站设治。拟析敦化县北境、吉林府威虎岭以西老爷岭一带、五常县南部、宁安县西部地域设额穆县。1909年6月2日(清宣统元四月十五日)旨准,先派设治委员前往设治。1910年(清宣统二年),隶属于吉林省东南路道。1911年5月12日(清宣统三年四月十四日),添铸印信一颗。设额穆县后,与原额穆赫索罗佐领署并存。
  
  关于额穆县名的来历得从额穆驿站说起。
  
  额穆驿站在县境中部偏东,距今蛟河市城区东58.5公里,地处珠尔多河与马鹿河交汇处。额穆最早称俄莫惠,额穆全称额穆赫索罗,为满语,额穆赫系“额摩贺”的音转,即“水滨”、“河边”之意,“索罗”是“十人戍所”之意。水指额穆湖,以湖名得聚落名。元朝中叶已建有额穆赫索罗村,此后一直是吉林至宁古塔(宁安)、敦化、珲春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到明朝,额穆赫索罗村面积约1万平方米,居民约100多人。
  
  清朝初年,因额穆赫索罗处于交通要道,商业渐渐兴盛。1736年(清乾隆元年),吉林副都统在额穆设立额穆赫索罗佐领衙门,清末简称额穆索。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沙俄侵略军曾占领额穆索街,掠夺、焚烧一空,大部分工商户、居民外逃避难。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后,修复额穆索街,修筑城墙、城门。城墙周长1公里,高约7米,东、西、北三面设有城门。1909年(清宣统元年),设县时额穆索街为县城。因县驻地额穆街名而得县名,城内有一条主街。1912年(民国元年),当地政府曾对城墙、城门进行修整加固。1918年(民国七年),在额穆街建有县公署、佐领署、警察署、监狱、税捐局、邮政局等。
  
  东北沦陷后,1932年额穆县政府改称额穆县公署,直属伪吉林省。同年,日军以清除抗日救国军占领区为名,烧毁半个市街,额穆街又一次陷入萧条。
  
  1933年11月伪县公署从额穆迁至蛟河镇。此后,额穆变为保、村公所驻地。1939年10月额穆县改称蛟河县,由伪满洲国定为丙类县。
  
  额穆县因驻蛟河镇而更名蛟河县。那么蛟河镇名是怎么来的呢?
  
  蛟河镇在县境中部,于清初开发,旧名房木沟屯。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设巡警分局,名蛟河东分局。1909年(清宣统元年),为额穆县第二警区(简称二区)。1928年(民国十七年)额穆县公安局及承审处均设于本镇。1933年设蛟河保,年底额穆县治所迁此。
  
  多数人认为:蛟河镇地处蛟河、拉法河、嘎呀河三河交汇处,蛟河下游北岸,故因河得名。“蛟”系满语,发音为“蛟别拉”,是狍子河之意,后音转成蛟河。也有人说,在清初形成居民点时,此地叫“蛟哈必拉”,系满语,是乞丐(叫花子)的意思。清末简称蛟哈、蛟河。关于蛟河还有个传说。据传早年此地暴雨成灾,蛟河河水泛滥,河中曾出现像蛟龙模样的动物翻滚而下,因而得名蛟河。
  
  如今蛟河市境内有两条蛟河,一条叫蛟河,一条叫小蛟河。蛟河河长90.7公里,小蛟河河长47.1公里。1987年省地名、水利部门对全省河名进行普查时,将原来的蛟河更名为小蛟河。小蛟河位于吉林省中部,蛟河市境内,属松花江水系二级支流。发源于黄松甸镇巴掌山北麓,从东南向西北流经白石山、奶子山两镇和新农乡,在蛟河市区土庙子村水文站上游注入今蛟河。今蛟河原名嘎呀河,因在吉林地区与另一条嘎呀河重名,又因其流域面积在蛟河市内最大,故将嘎呀河更名为蛟河。而如今的小蛟河才是100多年前蛟河市地名由来之蛟河。
  
  1989年8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蛟河县,设立蛟河市。同年12月23日,经省政府批准,撤销蛟河镇改设为5个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