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说吉林
当前位置:首页 > 志说吉林

通化市·辉发河·辉南县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2018-08-17 09:05:00    来源:
打印
| 字号:
|

  辉南县位于吉林省中南部,隶属于通化市。地处长白山西麓,吉东低山丘陵区,海龙盆地北部,龙岗山西侧,在辉南县的东南部有大龙湾、南龙湾、小龙湾等火山湖泊,呈马蹄形分布,现已辟为龙湾风景区。辉南县境内有一条大河―辉发河,辉发河由东北向流经西北境。河东岸有一座与之相伴的孤山―扈尔奇山,山上有座下古城遗址,这座城就是明代扈伦四部之一的海西女真辉发部落的“都城”―辉发城。

  “辉发”是契丹语,意思是“往来无禁”。在《辽史》里写作“回霸”,在明、清著作里写作“回跋”,在其它史籍中出现时又写作“回怕”、“灰扒”。“辉发”最早为女真部落的名称,意思是“往来无禁”。为什么对这个女真部落称为“往来无禁”呢?据《辽史》记载,辽灭掉渤海国后,对渤海靺鞨人限制很严,不训他们私藏武器,不许他们离开自己的居住地,更不许他们随便往来,怕他们串通起来反叛;而对与靺鞨族系较远的辉发部则宽待得多,不仅没有上述那些限制,而且还可以与其他部族的人往来。所以称他们是可以往来无禁的部落。这就是“辉发”部落名称的由来。

  辉发古城建在河畔的山上,南、北、西三面临河,以陡峭的山崖为自然屏障,在无山险可恃的地段则以土石夯筑城墙。古城分内、中、外三道城墙,周长分别为596.9米、892.3米、1884米,每道城均有两座城门。至今残留的城垣仍高3米左右,基宽12米,城中古树苍劲挺拔。内城的城墙全部建在山巅,鞍式走向,利用自然山险修筑而成。内城中央有一高出地面宽5米、长6米的方型平台,上面散布有砖瓦和陶瓷片,似乎是祭祀的殿堂或部落酋长的居址。由于辉发族的缘故,这条河,这座山,这个城都以辉发命名:即辉发河、辉发山、辉发城。

  据史料记载,辉发部的先祖原居住在黑龙江流域,辉发部本姓益克得里,原系萨哈建乌拉,称为江尼马察部,后来迁移到辉发河流域。辉发部始祖男的叫昂古里,女的叫星古力,因部族迁徙归附纳喇氏,称葛扬葛图墨士,据说由益克得里改姓纳喇氏时,曾宰7头牛祭天。昂古里和星古力共生2子,长子叫留臣,次子叫备臣。备臣生子叫纳,称纳领葛耐宽(这是对当时首领的称呼)。纳下传五世,传至旺吉努,征服邻近诸部,于辉发河畔扈尔奇山“筑城以居”。这便是前边所讲的辉发部,城即今辉发古城。当时这个部落西界哈达部,北接乌拉部,南面是建州女真。旺吉努死后,其孙拜音达里杀其兄叔7人,自立为贝勒。1593年(明万历二十一年),拜音达里参加了叶赫等九部落攻击努尔哈赤的建州部的战争,结果大败而归。此后努尔哈赤开始了征服馗伦四部的战争。1599年(明万历二十七年),努尔哈赤消灭了哈达部。1607年(明万历三十五年),他又发兵攻打辉发部。辉发部贝勒拜音达里倚仗三道城垣固守,努尔哈赤亲自率军攻打了三天三夜,最后突进山城,杀了拜音达里和他的儿子,将该部族人迁往建州,辉发部从此灭亡。

  清朝初年,辉南县属建州女真地。1677年(清康熙十六年),清廷将此地划为封禁区,属盛京围场。1878年(清光绪四年),围场开始放垦,相继设置海龙厅、东平县、西安县等。1879年(清光绪五年),属海龙厅管辖。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沙俄武装占领东北,该地区遭到破坏,“民居焚掠殆尽”,老百姓纷纷逃避,“畏沮不归”。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海龙厅升府。为了开垦“东南-带伏莽”,“招抚”逃户,1906年12月13日(清光绪三十二年十月二十八日),在样子哨添设分防巡检,仍隶属海龙府。样子哨位于三统河转弯处,该河流至此处形成一个小于90度角的急转弯,俗称胳膊弯。当地又称呈牛轭状,因牛轭俗称牛样子,故名样子哨。哨是满语,意为浅滩,该地今为辉南县辖镇。

  1909年5月16日(清宣统元年三月二十七日),盛京将军奏请在辉发河南、海龙府的东南析置辉南直隶厅。5月19日(四月一日)旨准,治所驻大度川,土名大肚川,后来由于大肚川一带荒僻,“山路崎岖,交通不便”,谢家店却四通八达,“人民易于招聚,商旅便于往来”,故迁至谢家店。1910年(清宣统二年),完成修建县衙的工程,8月厅治正式迁至谢家店,定为繁疲难题调升补要缺。因该县位于辉发河的南面,故名辉南。新县城谢家店也更名为辉南。

  1913年(民国二年),将辉南直隶厅改为辉南县,隶属奉天省东边道。1929年(民国十八年),析辉南县部分地方,置金川设治局。3月改设治局为金川县,治小金川,后来县治迁往样子哨镇。沦陷时期,1941年7月撤销金川县,将样子哨镇、大椅子村、板石河村、小金川村划入辉南县,其它地域分别并入柳河、通化两县。辉南县先后隶属于伪奉天省、伪通化省。1949年建国后,县人民政府迁往朝阳镇。老县城仍称辉南。1954年,通化专区划归吉林省,辉南县为通化专区辖县。1956年设辉南镇,后废。1964年复置,今为辉南县辖镇,驻二道街,在今县城朝阳镇东南19公里,位于县境中部。1985年3月辉南县划归梅河口市。1986年月梅河口市降为县级市,辉南县仍归属通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