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说吉林
当前位置:首页 > 志说吉林

长春邮政局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2017-06-23 08:54:00    来源:
打印
| 字号:
|
 作者 | 宋伟宏

选自《百年沧桑话长春》


 

  长春邮政局是长春最早的邮政局,是“满铁附属地”内的早期建筑。位于长春火车站正南方向,长春大街(人民大街)与祝町(珠江路)交会处的东南角。

  这座欧式风格的建筑,由日本东京都督府民政部土木课长松室重光设计,1907年11月竣工,耗资7.5万日元。主体建筑地上二层,地下一层,砖混结构,L形拐角楼,上方为两组双柱支撑的三角墙,楼顶为方形穹隆大坡面,屋檐有山花图案装饰,正门两侧是欧式圆柱,主体立面为拱券柱廊,外墙装饰精细,造型美观,仿欧洲古典式建筑风格。它与街道对面同样为欧式建筑风格的长春警察署被称作双子座。警察署建于1908年10月,耗资8.7万日元,是近代化较高的建筑,现在,该建筑已消失。

 

  日本很早就把侵略触角伸向长春的邮政业。1906年9月1日,日本把长春孟家屯军用通讯社改为关东都督府邮便电信局宽城子支局,局长为日本人志水公三郎。1907年10月21日迁到头道沟公会堂后院,改称长春支局,11月1日改称长春邮便局。同年市内电话开通,使用磁石式交换机。1909年3月30日,位于中央通的长春邮政局开始营业。1912年2月14日,哈尔滨至宽城子间开办民间直通电话。到1922年,邮政局员工达300多人。他们直接为关东军的军事侵略服务,并直接参与军事活动。1924年,长春县警察所修建电话网,翌年成立了长春四乡长途电话处。1933年日本成立了满洲电信电话株式会社,统一了东北的电报电话业务,此后,安装西门子程控电话机8000门,电话用户达11713户。

  “满铁附属地”的邮政局一直由日本行使邮政权力,由关东递信局管理,即使在伪满洲国成立后,也与伪满邮政机关同时并存。1935年4月1日,改为“新京中央邮便局”。1937年11月5日,根据《日满条约》,撤销治外法权和移交“满铁附属地”行政权,“满铁”才将通信业务全部归属伪满邮政局管理,其邮政权及其人员也都转入伪满邮政系统。

 

  1946年,国民党将其改为长春市邮局。1948年,长春解放后,改为长春市邮政局,现为长春市邮政局宽城邮政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