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渤海简史
一、 渤海王国的建立
1.靺鞨的源流及发展
创建渤海王国的主体部族,《旧唐书》称作“渤海靺鞨”;《新唐书》则谓“渤海,本粟末靺鞨”,两书都肯定渤海是靺鞨人建立的王国。据史料,一般认为,靺鞨人的祖先,在商周至秦称作肃慎,汉魏晋称挹娄,南北朝称勿吉,隋唐称靺鞨。其后裔至辽金元明称女真,明末有满洲之名,清代称满洲。
随着历史的发展,肃慎到隋唐的靺鞨时,已有数十个部落,其中主要有七个——伯咄部、安车骨部、拂涅部、号室部、白山部、黑水部、粟末部。据《旧唐书》,靺鞨属部活动地域广阔,东至于海,西接突厥,南界高丽,北临室韦。《新唐书》记载略同,隋代靺鞨大体以吉林松花江流域为中心,分布在东至俄罗斯东部沿海州,北至黑龙江、乌苏里江的广大地区。其中大祚荣所在的粟末部居于靺鞨中最南端,南与高句丽为邻,西接契丹,大体分布在今吉林市为中心的松花江中游广大地区。
2. 唐初东北地区的政治形势
公元618年,李渊建立了唐王朝,社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同时,唐朝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经营和管理,尤其对东北地区的统制进一步加强。唐初,其北面为东突厥,实力很强,在东北,高句丽统辖辽东、辽南和通化地区,实力强大,高句丽北部为粟末、白山、黑水等靺鞨诸部,辽河上游分布着契丹各部,契丹北边是室韦,契丹西边是奚。
平定突厥,控制契丹。公元630年(贞观四年),唐朝灭掉了北方强敌东突厥汗国,契丹和奚转而密切了同唐朝的关系。契丹出自东胡。东与靺鞨相接,南至营州(今辽宁朝阳),西同奚为邻,北界室韦,东南与高丽毗连,分为八部,有兵四万余。贞观二年(628年),契丹酋长摩会率部归附于唐王朝,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朝在契丹地区设置松漠都督府,以窟哥为都督,并封爵,赐姓李氏。契丹八部受窟哥统制。奚与契丹相同,也出自东胡。该部活动在契丹以西地区,它的西面是突厥。奚分为五部,有兵三万。唐太宗时奚部酋长可度依附于唐朝,由于东突厥的覆灭,契丹、奚部的归服,唐朝基本上稳定了对东北西部地区的控制和统辖。
与此同时,东北北部至外兴安岭广大地区的室韦诸部,也相继遣使朝贡,归服于唐王朝。唐朝为统治上述地区,在营州(今朝阳)设营州都督府,是唐朝控制与统辖东北地区的中心和军事重镇。
征讨高句丽王国 。 因高句丽对新罗和契丹进犯骚扰。公元666年(乾封元年),唐朝派李勣和薛仁贵进攻高句丽,公元668年(总章元年),高句丽灭亡。唐朝设安东、熊津都护府统治高句丽、百济旧土,并将高句丽遗民和一部分被高句丽统治的粟末靺鞨、白山靺鞨迁居到营州及中原多地。后来建立渤海王国的王室大氏家族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3. 营州之乱及震国建立
营州是唐王朝控制东北各部族的军事重镇,当地部族复杂,民族问题突出,公元696年(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由于营州都督赵翙残酷地统治和压迫契丹等各族人民,激起了契丹、靺鞨等族的强烈不满。窟哥的孙子松漠都督李尽忠和内兄归诚州刺史、部落长孙万荣乘机煽动叛乱,并联合其他部族起兵反唐,杀掉赵翙,占据营州。李尽忠自号“无上可汗”,以孙万荣为大将,拥兵数万,向内地府州城邑进攻,连连得手。武则天派曹仁师等二十八将统兵镇压而遭遇失败。唐军重整旗鼓再次进讨,争夺双方各有胜负,九月李尽忠阵亡,孙万荣率部继续反抗。公元697年(万岁通天二年)武则天派王懿荣、娄师德率二十万大军进行围剿,契丹大将李楷固、骆务正投降,张九节伏兵击败孙万荣部。至此,唐军联合突厥、奚部军队,于公元697年平定了营州之乱。
震国建立。营州战乱之际,迁居营州一带的靺鞨人、高句丽人参与了反唐活动。平乱期间,武则天为了分化反唐队伍,封靺鞨酋长乞四比羽为许国公,封粟末靺鞨首领大舍利乞乞仲象(大祚荣之父)为震国公,赦免反唐罪行。乞四比羽拒绝接受,和乞乞仲象分别率领本部靺鞨人和一部分高丽人,乘唐王朝势力被削弱,靺鞨故地空虚有利时机,离开营州,东渡辽河,向故地进发。武则天命令契丹降将李楷固率兵追击,乞四比羽被杀,部众离散;乞乞仲象不久去世,其子大祚荣指挥部众继续东进。大祚荣为人骁勇,善于用兵,团结靺鞨人和高句丽人,与李楷固大战于天门岭,李楷固大败而逃。
公元698年(圣历元年),突厥入侵唐王朝,占据了檀州、定州、赵州,契丹重新依附突厥,阻隔了中原至东北道路,唐军不能进击。大祚荣乘机来到太白山(长白山)东北坡奥娄河(牡丹江)上游一带(原为挹娄故地),在东牟山下筑城郭以居,这就是最初的都城敖东城(今敦化市东南)。公元698年(圣历元年),大祚荣建立震国,自称震国王。历史上的“渤海盛国”从这里发迹起步,著名的“海东文化”也从这里发芽。
二、 渤海王国的巩固和发展时期
高王大祚荣在位22年,为渤海王国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武王大武艺扩张疆土,使渤海王国得到巩固和发展。文王大钦茂推行向中原学习的政策,提倡儒佛,励精图治,发展经济文化,使王国呈现出欣欣向荣景象。
1. 初期形成及巩固
震国建立后,内部高度稳定,能否稳固发展,关键要处理好外部关系。震国西南是唐朝、契丹、突厥;南部为新罗;北部是黑水等靺鞨诸部。当时,契丹经唐朝镇压后走向衰退,至于新罗、北部其他靺鞨部都不能形成威胁。唐朝在平定营州之乱后,北方军力有一定削弱,而突厥张狂起来,对唐朝攻城略地,构成直接威胁,使唐朝无暇东顾。又因契丹、奚依附于突厥,唐朝失去对营州一带的控制。据此形式,震国建立后立即遣使通好突厥,以免其来犯。另一方面,大祚荣及其僚属采取招抚、收拢的政策使靺鞨人、高丽人等更多地投归而来,这样,震国的辖区不断扩大,实力越来越强,因而立足了。
2. 唐朝的册封与渤海名号
公元八世纪初,突厥逐渐衰落下去,契丹和奚重新依附于唐朝。同时,新罗和唐朝交好。形式变化,促使震国改善与唐朝的关系。公元705年,武则天病危,李显复位,唐朝对震国的政策发生了变化。派遣侍御史张行岌前往靺鞨(震国),对大祚荣进行招慰。大祚荣接受招慰,表示震国向唐王朝依附称臣,为表诚意,特派遣次子大门艺随张行岌到长安,唐朝留为宿卫。唐朝准备遣使册封大祚荣,但遇到契丹和突厥连年袭击唐朝边境,只好搁置。公元713年(开元元年),唐玄宗即位不久即遣郎将崔忻,册拜大祚荣为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王,并以大祚荣统辖的地区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去靺鞨号,专称渤海,渤海王国名称由此而得。从此,渤海正式隶属唐王朝的版图,成为唐朝的一个地方行政单位——忽汗州。不过,忽汗州是有相对独立性的,和唐王朝既是中央和地方关系,又是藩属关系。
3. 对邻部的征掠和统治区的扩大
大祚荣时期。震国建立初期有一些靺鞨部族及高丽遗民能主动归附,高王中后期对邻部地区和各部落采取招抚为主、征掠为辅的策略又获取了广阔的地域,他统治时期王国领地大体包括今长白山、牡丹江松花江中上游地区以及绥芬河流域。不过,渤海北方的黑水靺鞨诸部,仍是独立于渤海而存在的强大集团。公元719年(开元七年),大祚荣病故,被渤海统治集团谥为之高王。
武王时期。大祚荣去世后,大武艺(武王)嗣位,唐朝遣使册封如其父。继位后,武王把扩充地盘作为首重任务,经过一系列战争征服,使铁利、拂涅、越憙等靺鞨部落和其他地区归于渤海,开拓了疆土,这时渤海的领地,东越绥芬河达沿海地区;南面逼近朝鲜半岛大同江一线;西至松花江下游地区;北部和东北部已抵乌苏里江中上游地区。渤海已成为海东地区实力强大的王国。
“大门艺事件”引起的斗争和解决。
大武艺继位后一直想攻打吞并黑水靺鞨,因时机未成没有行动。黑水靺鞨自公元722年开始归顺唐朝,726年唐玄宗以其地设立黑水靺鞨都督府,并派遣长史督察。大武艺闻之大怒,认为黑水靺鞨私自通唐是要与唐夹攻自己,于是派弟弟大门艺与舅父任雅发兵征讨黑水靺鞨,大门艺害怕得罪唐朝,反对出兵,但大武艺执意出兵,矛盾激化,征杀大门艺,大门艺闻讯投靠唐朝避难。
大武艺遣使来唐索人,唐玄宗托词不放,并且,大门艺得到唐朝重用,事件的演变,又使唐朝和渤海矛盾逐渐加深。公元732年(开元二十年),渤海水陆并进,侵犯唐朝。水路由张文休率海盗直取登州(蓬莱),杀死刺史韦俊;陆路由大武艺亲率大军至马都山(今河北东部)一带,屠戮百姓。唐朝将领乌承玼、盖福顺等奋力抗击渤海入侵,新罗、黑水靺鞨、室韦亦发兵助唐,大武艺见势不妙选择退兵。形势所迫,大武艺放弃对抗,及时遣使赴唐谢罪,唐玄宗下敕书予以赦免。唐渤关系终于恢复。
大门艺事件妥善解决后,大武艺积极通好唐王朝,大量引进和吸收中原文明成果,为渤海王国的巩固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 渤海王国的繁荣和全盛时期
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大武艺病故,被谥为武王。同年,大钦茂继位。在高、武两王建国立业基础上,渤海王国迎来了以大钦茂和大嵩璘为代表的“文康”之世,逐步进入相对稳定发展与繁荣时期。又经过大仁秀“中兴国势”,“开大土字”,出现了“海东盛国”的新局面。至大彝震和虔晃两世,渤海王国的发展达到全盛时期。
1. 大钦茂大兴“文治”
大钦茂继位后,模仿唐朝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重要改革,确立和推行全面向中原学习的政策,走向封建化的发展道路。一是在地方设五京及府、州、县的建制,并逐渐扩大和完善。二是在中央设立三省六部,完善了渤海国中央集权的统治系统。三是在文化上,把输入中原文明和汉籍经典当作重要任务,即位第二年就派人入唐抄写《唐礼》及《三国志》《晋书》《三十六国春秋》等典籍,其后又多次派子弟前往唐朝学习,这对渤海社会政治思想、文化发展产生十分重要影响。四是重视农耕经济发展,并加强了与唐朝和日本的商业贸易,其间遣使入唐49次,出使日本12次,访问使团不仅次数多,规模也越来越大。
2.保持良好对外关系
大钦茂继续保持与唐朝的宗藩关系,在安史之乱期间未贸然卷入,而是采取迁都上京以防叛军侵入、加强与日本联系等措施。762年,刚平定安史之乱的唐代宗便下诏升格渤海为国,册封大钦茂为渤海国王,加授正一品检校太尉,作为对渤海的褒奖,使渤海的地位得到提高。同时,大钦茂与日本亦往来频繁,日本在公元758年首次派小野田守等人出使渤海。
大钦茂虽对唐称臣,但对内使用自己的年号(大兴、宝历),甚至使用“皇上”“圣人”等称呼。大武艺以来的自主政策得以维持下去。
3. 全盛时期
公元793年(贞元九年),渤海文王大钦茂去世。其后20多年间,先后更换了六代国王,其间政局动荡,屡有宫廷政变发生,渤海一度进入中衰时期。
公元818年(元和十三年),大祚荣之弟大野勃的玄孙大仁秀继位,为宣王。大仁秀以后,渤海国势中兴,并步入全盛时期。宣王大仁秀精明强干,采取了一些强有力措施中兴国势。主要有:“南定新罗”军事行动大破新罗,迫使新罗退至浿江(今大同江)筑长城三百里防御;“北略诸部”行动向北征服其他靺鞨部落如拂涅、虞娄、越喜等部,并打败了素称强悍的黑水靺鞨,将兴凯湖、乌苏里江流域直至三江平原置于渤海国的控制之下。还有整顿内政、厘定郡县,巩固了对全境的统治,自此,渤海国势得到“中兴”,进入全盛时代——“海东盛国”之世。
公元830年,大仁秀去世,其孙大彝震继位。大彝震时期,扩充军政机构,汉籍大量输入,派诸生至内地深造,吸收先进⒄鼓谕饩茫共澈I缁岢氏志梅比佟⑽幕⒌男佬老蛉倬跋螅曛咀拧昂6⒐比⑹逼诘牡嚼础�/P>
大仁秀在位期间,唐朝曾派张建章访问渤海,回国后著有《渤海记》,记录了渤海诸王谥号、年号、官制、地理、交通、物产、风俗等情况,成为研究渤海国的珍贵史料。该书已失传,但宋朝欧阳修编的《新唐书》内容多参照该书,使渤海的状况能较详细地被记载下来。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渤海诸王的谥号、年号仅在大彝震之前保留,而大彝震以上接第55页)后则失传了。大彝震于857年去世,以后又经历了大虔晃、大玄锡两代王,渤海国的文化日臻成熟,被高度评价为“海东盛国”。
四、 渤海王国走向衰亡
895年,大玄锡去世,渤海国又经历了两代国王,直至926年被契丹灭亡。其间关于渤海的史事及社会状况的记载不详。后期渤海大体情况为: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发展到了十分尖锐的地步,黑水、铁利、越熹等部落先后摆脱了其控制,这些都加速了它的衰落进程,可知渤海已陷入分崩离析的危机之中,这也给窥伺已久的强邻——契丹国以可乘之机。10世纪初,契丹即攻陷了渤海控制的辽东;925年末,契丹皇帝耶律阿保机率大军亲征渤海,次年春攻陷上京龙泉府及渤海全境,926年,渤海灭亡。
东丹国。契丹灭渤海以后,改渤海国为东丹国,阿保机长子耶律倍为东丹国王,作为由渤海国到契丹直接统治的过渡阶段。928年,辽国(契丹)撤销东丹国,改为东京道。渤海灭亡后,遗民不愿接受契丹统治,一方面进行激烈抗争,建立了定安国等反抗政权,但都被镇压,并且渤海故地也在战乱中遭到极大破坏,使渤海文明遭遇毁灭性的浩劫;一方面则大批外逃或被强制迁移,渤海遗民的迁移大致有四个方面,占人口一半左右的人留居故地和亡入女真地区,金朝时期对他们的同化政策使其融入女真族之中;被辽国强迁到契丹内地和辽东地区的遗民,人数在100万以内,后来,一部分融入蒙古族,大部分融入汉民族。投奔到高丽的遗民,人数在30万以上,都融入现在的朝鲜民族中,投奔到中原内地的遗民数量很少,很快都融入汉民族中。
(刘士宏 作者系吉林省方志委资料处副调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