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吉林
当前位置:首页 > 图说吉林

长白山之“不咸山”始称考略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2017-08-21 15:31:00    来源:
打印
| 字号:
|
  长白山山脉雄踞关东大地,巍峨高耸二千多米,逶迤绵延近万里,幅员达中国东北地区大部、朝鲜半岛、俄罗斯远东滨海地区等广大地域,面积达几十万平方公里,真可谓雄大广阔。清康熙皇帝认为长白山脉绵延更远,就是中原“五岳独尊”的泰山,也是发脉于长白山,只是“传乎江,放乎海”而已。“长白山之龙,放海而为泰山也”,而波涛汹涌的渤海,只不过是“泰山之大过峡耳”。为了证实泰山龙脉发源于长白山,康熙皇帝还特遣使航行渤海进行实际测量考证。对此事,《吉林通志》载康熙皇帝御制文道:“古今论山脉九州,但言华山为虎,泰山为龙。地理家亦仅云:泰山特起东方,张左右翼为障。总未根究泰山之龙于何处发脉?朕细考形势,深究地络,遣人航海测量,知泰山实发龙于长白山也”。
  长白山地区形成于距今大约1200万年前,目前已知的“安图人”是长白山地区最早的人类,生活在这里已是26000年前的事了。然而,人们认识长白山,记述长白山只有几千年的时间。就是长白山的称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是不同,今人对这些称谓的形成和表意也有许多不同的理解,故在研究长白山地域文化时,对其称谓的考证、辨识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长白山的这些称谓,蕴涵着地理、历史、自然形态、民族、语言、信仰、崇拜等许许多多的文化内涵。
  长白山最早见著文献记载,是《山海经·大荒北经》中:“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山海经》短短几句话,讲明了许多事情。“东北海”即今之日本海、渤海、黄海等海;“大荒”即今之东北广大地区;“不咸(山)”即今之长白山;“肃慎氏之国”即今之满族的先民肃慎人生活之地。对于长白山最早的名称“不咸山”,是何民族之语言、是何意?目前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但是有一点人们的认识是统一的,“山名曰不咸”是当年居住于此的土著民族之语称。
  一部分人认为,“不咸”一词出自蒙古族先民东胡族之语“不尔干”,是“不尔干”之谐音异写,意为“神巫”,即“有神灵之山”。笔者认为此说缺乏根据。首先,东北地区的东胡族系不是长白山地区的原始居民。
  《史记》载:“东胡,乌桓之先,后为鲜卑。在匈奴东,故曰东胡”。东胡乃古时汉族人对其东北方匈奴等族人的称呼。胡,乃蒙古语“人”之意。除东胡族称之外,其还有山戎、北戎、蒙兀、室卫等称。东胡乃中国北方一大族系,自先秦时期至汉代游牧生息在汉族之东北方,约在今之河北、辽宁及内蒙古的东、西部地区。至战国时期,靠近燕国之东胡与燕多次交战,最后败走千里,退至今内蒙古东、西部地区。于是“燕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洋、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以拒胡”(《史记·匈奴列传》)。东胡族系古时游牧在东北地区的南部、西部草原地区,曾代表这里典型的游牧生活方式,并不是长白山地区的原始居住民族。所以,长白山最原始的“不咸山”之称谓,不会是古东胡之语。
  对大山的崇敬礼拜,反映着东北各北方民族认识自然、解析自然的历史进程,也认证着北方民族信仰万物有灵古老的萨满文化的历史。早年生活在东北西部、黑龙江中上游及额尔古纳河等广大地区的东胡族系,崇祀的神山圣岳都在这一地区。至今,这里仍可以看到许多象征神山圣山的鄂博。鄂博俗称“敖包”,代表着山川神祇。清《蒙古土风杂咏诗》注云:“鄂博,蒙古不建祠庙,山川神祇著灵应者,累石象山冢,悬帛以致祷”。自古至今,东胡族系及其后裔都游牧在东北西部广大地区,他们对神山的祭祀也世代在这里进行。所以,“不咸”即“不尔干(神巫)”之说,可谓难以成立。
  一种学术观点认为“不咸”乃满族先民肃慎人“伯罗聂·显乾”对音之语,为“长白”之意。《晋书解注》云:“不咸山,即长白山”。肃慎又称息慎,是最早见著史籍的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除《山海经》外,《史记》之中的《五帝本纪》《周本纪》《孔子世家》《大载记》以及《左传》《国语》等籍典均有记载。
  《五帝本纪》述舜之功云:“方五千里,至于荒服。南抚交趾、北发,西戎、析支、渠廋、氐、羌,北山戎、发、息慎,东长、鸟夷。”《大载记》云:“朔方幽都来服,南抚交趾,出入日月,莫不率俾,西王母来献其白琯,粒食之民,昭然明视,民明教,通於四海,海外肃慎、北发、渠搜、氐、羌来服”。这些史典之记载与《山海经》之“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合而观之,便可知肃慎这个古老的北方民族,很早便已被中原人了解。人们不但知道肃慎这个民族在北方,在“东北海之外”而且还知道他们土地广阔(“大荒”),人口众多(“肃慎氏之国”),在他们的领地里还有一大片崇山峻岭叫“不咸山”。《吉林通志》载:“辽东以北,直至混同江(今松花江)南北之地,在周以前固皆为肃慎国境,疆域至为广博。”《满洲源流考》谓:“其国南包长白,北抵弱水(今黑龙江中下游),东极大海,广袤数千里”。
  “不咸”乃古肃慎人“伯罗聂·显乾”,对音之语,“长白”之意,是今人之推测、考证。《吉林通志》载:“长白山,国语(满语)曰果勒敏珊延阿林”。果勒敏,满语“长”也;珊延,满语“白”也;阿林,满语“山”也。长白山雄踞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又有很多山峰的海拔高度都在2500米以上,所以经常是积雪覆盖白茫茫,呈现“长白”之地貌。故此,几千年以前游猎生息于此的古肃慎人,便以长年白雪覆盖的地貌称其为“不咸山”(长白之山)。“伯罗聂”即“果勒敏”,满语为“长”,“显乾”即“珊延”,满语为“白”。“不咸”乃“伯罗聂·显乾”之对音汉译。而《吉林通志》中之“阿林”(山)一语,则是为对应翻译汉语“长白山”而后加入的。
  “不咸”即“伯罗聂·显乾”应为满族先民肃慎人之语言,这一点在《山海经·大荒北经》中也已记载的很清楚:“有山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既然“肃慎氏之国”在此,人口众多、领地广阔的肃慎人游猎于此,长白山之称自然是肃慎人之语言了,而且也合乎满族及其先民世居于此地和长白山的独有地貌。
  满族的先民肃慎人是一个庞大的北方族系,满族文字虽然面世较晚,始于金时和后金时两度创制文字,但其语言却很古老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当今,阿尔泰学是建立在语言学基础上的国际性学科,此学的提出者芬兰学者兰斯铁首先注意到,今天称之为突厥语族、蒙古语族、满—通古斯语族的诸语言之间存在着某些共性。阿尔泰学为人们研究阿尔泰语系诸多民族的历史、民俗、文学、居住形态、民族文化等,提供了一个讨论的平台和对话的空间。满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的满—通古斯语族的满族语支。此语族除满语之外,还有锡伯语、赫哲语、鄂伦春语、鄂温克语。清时,操满—通古斯语的民族都是满洲共同体的成员,只是满族被称为佛(陈)满洲,而其余各族(部)被称为伊车(新)满洲。
  满族先民直到金女真人时还没有文字,正如《金史》载:“金人初无文字,国势渐强,与邻国交好,乃用契丹文字”。金国建国之初,金太祖完颜阿骨打认为强大的女真人必须有自己的文字,于是命完颜希尹和耶鲁创撰了金女真文字。女真文字仅使用了三百余年。由于连年战火及人为破坏,留存至今者很少,只有几处碑刻幸存,但不见有关长白山之记载。后金(清前期)时期,公元1599年清太祖努尔哈赤深感必须拥有自己民族文字的重要性,令额尔德尼创制满文。额尔德尼参照蒙古文字母,结合女真语音,拼读成句,创制了满文。因满文初创存在一些问题,故天聪六年(1632年)皇太极命达海改进满文。经达海改进的满文已是很完备的满文了,被后人称为“新满文”,因其字旁加圈点以区别一些字母,故又被人称为“圈点满文”。满族入关之后,满文作为官方文字被广泛使用,从而也才有了许多满族人用满文对长白山的记载。
  长白山的原始称谓“不咸山”,是先秦以前中原汉人在耳听遥远的北方肃慎人讲长白山之后的汉字记录,而且是满汉合璧的词汇。这样一来很可能出现误听误写,轻者多音节会写成缩写,重者也许会面目全非。满—通古斯语是古代满族先民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满洲人所操之语,史上满汉对译再用汉字标出后之舛误甚多,有时甚至会谬之千里。像肃慎又称息慎、稷慎。《大金国志》云:“金国,本名朱里真,后讹为女真,或曰虑真”。《满洲源流考》云:“北音读肃为‘须’,须朱同韵;里真二字合呼之音近‘慎’,盖即肃慎转音。国初旧称所属曰‘珠申’,亦即肃慎转音也。”林惠祥之《中国民族史》考:“索伦亦即肃慎音转”。清代之索伦部,乃泛指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赫哲等满—通古斯语族民族,又称伊车(新)满洲,是清满洲共同体成员。综上所述,仅“肃慎”之族称几千年来即有肃慎、息慎、稽慎、朱里真、女真、虑真、珠申、索伦等,汉人听之后又同音译写而流传下来相差甚远的称谓。故而,长白山原始称谓“不咸山”虽为满—通古斯语无疑,但在中原汉人同音对译时难免误译。“不咸”乃为古肃慎人“伯罗聂·显乾”对音之语,为“长白”之意,较更为合音及合乎其“长白”之语意。而“伯罗聂·显乾”与清之国语(满语)“果勒敏珊延”语音语意又很合乎,这“果勒敏珊延”(长白),则是规范的记载长白山的满语称谓。
  “不咸山”之称谓,开了关东名山、满族圣岳为“长白之山”的先河。不咸山之称使用了二三千年,可谓影响深远。到了汉至魏晋时期,肃慎已改称挹娄,不咸山之称仍在使用。《晋书》载:“肃慎氏一名挹娄,在不咸山北,去夫余可六十日行”。此时,长白山又有了“盖马大山”之称。《吉林通志》载:“长白山为汉西盖马境之山,则《魏志》之盖马大山,为长白山无疑。”汉代的西盖马境当是今之白山市一带。
  据考,盖马大山的“盖马”一词,是满洲语“果勒敏”的对音,女真语为“戈迷”“戈罗”,其意为“长”。盖马大山的全称或应为“盖马訾大山”。《集韵》载:“马訾水的訾,音为斯,满语斯意为白”。汉时,鸭绿江称马訾水,发源于盖马(訾)大山(长白山)。故而,魏晋时期的盖马大山,虽然发音与“不咸”“果勒敏珊延”差异甚远,但正如《吉林通志》所云:“长白山,考为西盖马县境之山,则盖马大山即长白山,夫固信有徵矣”。
  魏晋时期,长白山还有一个称谓“徒太山”。《魏书·勿吉列传》载:“勿吉国南有徒太山,魏言太皇,有虎豹罴狼不害人。人不得上山溲污,行径山者皆以物盛。”短短的几句话,说明了许多问题。一、此时生活在长白山北侧的已是肃慎人后裔挹娄的后人勿吉人。二、此时长白山(不咸山)又有了两个称谓,即勿吉人称之徒太山,而中原汉人则称之太皇山。三、也是在此时,出现了有史记载的满族先民开始了对长白山的崇拜。认为山乃神山圣山,虎豹罴狼等猛兽都不伤人害人;为了表达对神山的崇敬,勿吉人都不敢在山上便溺(溲污),情急者只好便在盛器中,带下山去扔掉。
  此时长白山的两个称谓,一个是太皇山不必考证,因其是中原(魏)之称呼,但“徒太山”是何意则需要考证一下。据《集韵》载:“徒,想力切,音斯。……徒与不咸的咸,马訾水的訾,皆音为斯。而满语斯意为白,故应定为徒太白”。由此可见,此时之长白山亦未脱离其始称“不咸山”(长白山)之常年皑皑白雪的关东地貌称谓。
  隋唐时期,与肃慎一脉相承的勿吉人的后人靺鞨人居住在长白山广大地区。此时的长白山已从徒太山又改称为太白山。《新唐书·黑水靺鞨列传》载:“靺鞨人粟末部居最南,抵太白山、亦曰徒太山,与高丽接,依粟末水以居”。此时的靺鞨部族势力较强盛者有七部,即粟末部、白山部、伯咄部、号室部、安车骨部、拂涅部、黑水部。七部中除粟末部外还有白山部也生活在太白山(长白山)广大地区。其余诸部则生活在黑龙江中下游地区,所以许多文章中提到满族自古以来便生活在“白山黑水”广大地域。太,乃最、极之意。太白山即极白之山。中原的陕西省也有一个太白山。传此太白山是因“金星之精(色白),坠于终南主峰以西,因号为太白山”。东北的太白山(长白山),则是由长年白雪覆盖而得名。
  自辽金时期以后,长白山之称谓便开始普遍使用。《契丹国志》载:“长白山在冷山东南千余里,盖白衣观音所居。”《辽史》载:“长白山三十部女直(真)。”《金史》载:“生女真地有混同江(松花江),长白山……”。“生女真地有长白山,……大定十二年(1172年)封长白山为兴国灵应王。”元、明、清至今,长白山之名称一直没有变化。《元秘史山川地名考》载:“女真,世居混同江之长白山下”。《明一统志》载:“长白山在开原路旧会宁县南六十里,明三万卫东北千余里。”《清史稿》载:“长白山在北,上有天池,旧曰闼门。”《长白山征存录》载:“山上终年积雪,草木不生,望之皆白,故名长白山”。
  长白山自“不咸”之称谓始,几千年来还有许多与“白”“长白”有关的名称。像人们时常将长白山简称而称之“白山”。《金史》载:“黑水靺鞨居古肃慎地,有山曰白山,盖长白山……”“生女直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也”。此外,满族人还尊称长白山为“老白山”,有古老令人崇敬的长白山之意。
  长白山钟灵毓秀,满族的先民从古老的肃慎人起便生于斯死于斯,历史上渤海、金、清三次立国皆兴起于此,故而对长白山有着崇高的敬意,顶礼膜拜、封禅祭祀是顺理成章之事。金大定十二年(1172年)金世宗始封长白山为“兴国灵应王”。次年,又派官吏前往长白山龙潭(天池)东建造“女贞祭祀台”,同时建崇德寺以祀。金明昌四年(1193年)金章宗又册封长白山为“开天宏圣帝”。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清圣祖玄烨又诏谕:“将长白山封为长白山之神,岁时享祀,如五岳焉”。从而完成了满族人对长白山的由王而帝,由帝而神的封禅崇祀。
  满族把长白山神作为他们共同的祖先神偶像,尊称其为“长白山祖爷”。有的“哈喇”(姓氏)还把他称为战无不胜的“撮哈占爷”(兵爷),将其奉为家神案子中最尊贵的神明,而独奉一香碟碗。满族民间多尊称长白山为老白山,许多世传的家谱之中一直书写着祖籍老白山或长白山几道沟人士,无论走到哪里老白山都是他们的神山圣岳,是祖宗虞猎生息之地,是他们心中理想的故土家园。满族人认为人死后灵魂也会回归老白山安息。
  长白山主峰的中心为火山口湖,即长白山天池。《盛京通志》载:“巅有天池,曰图沦泊,一曰阀门。”《东三省舆地图说》载:“顶有潭,曰他们泡。”《东三省纪略》载:“山顶有潭,曰图门泊,译言万也,言万水之源。”长白山天池之图沦、阀门、“图门”“他们”、均为长白山广大地区原始民族满族之语,意为“万”也。“万”有高大令人崇敬及数量巨大之意,《东三省纪略》释其为“万水源”也是其意之一。东北源于满族称之“图门”“阀门”天池的江河可谓甚多,形容其为“万水之源”也不为过。发源于长白山的大江河即有三条,而且其名称均与长白山有关、有相承的关系。像中朝界河图们江,以天池之“图门”或“图伦”而名,故而是满族的“万水之河”。鸭绿江,汉时满——通古斯语为“马訾水”。訾,满语为“斯”,白之意,故此鸭绿江可谓是满族的“白水”或“白山之水”。松花江是发源于长白山天池的最长的江河,全长2000余公里。松花江古时有弱水、难河,速末水、混同江、宋瓦江等称谓,世居于长白山地区松花江流域的满族人则称之“松啊哩乌拉”。《吉林通志·舆地志》载:“松啊哩乌拉,国语(满语)天河也。”即发源于高高的果勒敏珊延阿林(长白山)天池上的大河。又因松啊哩亦为满语“白”之意,乌拉为“江”,故松啊哩乌拉又是满族发源长白山的“白色的大江”。由于天池对生活于长白山广大地区的满汉等民族影响甚深广,所以长白山又有“白山泊子”“白山派子”“水悬山”等俗称,亦可谓是在长白山主称之外,衍生之称谓。
  自禹夏至今,凡四千余年时光,长白山之始称“不咸山”其音、其意为何民族之语?是因地貌长白而名,还是因崇祀祭祝所称,长期以来曾引无数史学家及文人学者的关注。然而,众者多以一山一水、一历史时期而论;又因满——通古斯语族之满族早年无文字,长白山之称谓只能见著于距之遥远的中原汉文史籍,故而对音而译舛误甚多。今笔者综合山水、自然风貌、历史、民族及语言构成,对长白山纵横而论,可望可得长白山历来称谓之真谛。
  (富察宝仁 作者单位:吉林市绿化管理处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