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大观
当前位置:首页 > 今古大观

李志铭:吉林人民对抗美援朝的巨大贡献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2022-03-07 15:59:00    来源:
打印
| 字号:
|

  抗美援朝谱写了爱国主义的英雄史诗,凝结成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地处东北边陲与朝鲜仅一江相隔的吉林人民,首当其冲,挺在前沿。中共吉林省委根据毛泽东主席提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以东北行政区为总后方基地”的要求,把工作重心从和平的经济建设转变到对抗美援朝战争的支持和展开大规模战争动员上来,凝聚起克敌制胜的磅礴力量,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民,为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已经过去71 年,抚今思昔,深感新时代必须继承和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来自生命的英勇搏击。吉林人民以参军入伍、随军工作、战勤服务等多种形式踊跃参军参战,战斗在火线上,展现出了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吉林省“有3.07 万人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派出的赴朝参战人员5.3万多人,其中各级干部2552 人,各种技术人员1007 人,翻译7235人,武工队员1080人,汽车司机1713人,担架队员3.8 万人,运输队员1732 人,其他人员365 人”

 

  战争结束后统计,全省有1.8 万余位志愿军指战员英勇牺牲在朝鲜战场上。吉林省铁路职工为抗美援朝做出了特殊贡献。为彻底粉碎敌人“重点轰炸,封锁咽喉”的阴谋,他们同朝鲜铁路职工顶着敌机的狂轰滥炸,用鲜血和生命筑成了一条条“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把各种所需物资源源不断地送达前线。图们铁路局派出首批机车和职工赴朝圆满完成抗美援朝运输的各项准备工作。

 

 

 

 

————————————————————————————————————————

  ① 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 吉林省抗美援朝运动》,内部出版,2002年版,第8页。

  ② 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 吉林省抗美援朝运动》,内部出版,2002年版,第18页。

 

 

  吉林铁路通化、辑安大批粮食运过鸭绿江,送到朝鲜战场(今集安)等站接受了运输军用物资的紧急任务,在短短3天时间内,首批安全运输54列军运专列。在吉林铁路局共计有2490 名干部、职工参加了志愿军抗美援朝大队,出动全局高达半数以上的机车和车辆运送中国人民志愿军和军用物资,做到志愿军打到哪里,路轨就铺到哪里,机车就开到哪里。据统计,吉林省铁路职工涌现出众多的英雄群体和英雄模范,他们当中有665 人荣立各种战功计1141 次,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的红旗勋章、军功章23枚。”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来自信念的强大动力。吉林人民开展了全面、普遍、深入和生动活泼的大规模的宣传教育活动,鼓舞抗敌斗志,体现了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当时吉林省会吉林市共组织了2000 多名宣传鼓动员,分成11 个宣讲队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宣传活动。文艺工作者创作、演出了《美帝威风真相》《保卫和平》《杜鲁门不要脸》《战争贩子头五更》等反映抗美援朝内容的节目200 多个,共演出2100多场次。同时,在市内举办了“朝鲜照片展览会”和“反美侵略资料展览会”,绘制出包括有抗美援朝战争形势图、敌我力量对比图、美帝国主义侵华史图等宣传画713 幅。此外,吉林市还举办了全市性的抗美援朝街头美术展览和文艺界抗美援朝救灾公演,观看演出的群众达5 万多人。放映的防空防奸电影也有50 多场。长春市抗美援朝分会编辑出版了《反对美国侵略文艺征稿作品汇集》4 册,市文联先后编印了《反美文艺演唱材料》40 集和美术作品《抗美援朝剪纸集》等,由东北新华书店出版,在全国发行。

 

  中共延边地委培训5300 余名宣传骨干、文艺队员,动员1.8 万多名宣传工作者,奔赴城镇和乡村进行抗美援朝爱国主义教育。长春市文工团34 名演职员参加了中国人民赴朝慰问文工团第二队,在朝鲜的137 个日日夜夜里,行程2 万余公里,踏遍朝鲜西海岸,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军民慰问演出140多场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来自可靠的后方支援。吉林人民生产和捐献了大量的物资供给并转送和救治了大批中国人民志愿军,保障战争后勤,体现了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

  为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中共吉林市委、市政府紧急成立了军服加工委员会和军粮加工委员会,完成加工棉大衣2.06 万套、棉军衣2.25 万套、棉军被3.8万床,加工炒面90 万斤、军粮9576 吨的任务。在一无资金、二无设备、三无技术人员的情况下,委员会采取动员群众带机入厂的办法,扩大生产规模,组织机关干部、工人、发动街道妇女,不怕劳苦,日夜赶制,如期完成了军服加工和军粮加工任务。长春市委、市人民政府动员“缝纫机3123 台,随机入厂技工3123 人,女工5130 人,组建4 个军服加工厂”

 

————————————————————————————————————————

  ① 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 中国共产党吉林省历史》,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8年版,第50页。

  ② 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 中国共产党吉林省历史》,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8年版,第44页。

  ③ 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 吉林省抗美援朝运动》,内部出版,2002年版,第25页。

  ④ 中共吉林市委党史研究室《: 正义的力量——吉林市抗美援朝专辑》,内部出版,1998年版,第10页。

  ⑤ 中共长春市委党史研究室《: 抗美援朝运动在长春》,内部出版,1994年版,第11页。

  

  完成加工棉军服4.3 万套,棉大衣4.1 万件,棉袜10 万双,铁路员工棉大衣1 万件,若干粮袋、手榴弹袋等任务。中共吉林省委、省人民政府发出了《关于紧急动员民工修飞机场的指示》《关于动员民工修飞机场的通知》后,各县委、县政府立即“组织民工1 万人,动用大车1000 台,在指定时间内完成了任务”。在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抗美援朝分会的组织发动下,吉林人民普遍开展了订立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的运动。“到1951 年底,全省有70% 以上的人口订立了爱国公约,共捐献710 亿元(东北币,折合人民币710万元),可购买飞机47 架”。在抗美援朝期间,吉林省九个招待站共接待过往部队66 万余人,志愿军伤病员9 万余人。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来自友邻的相互支援。吉林人民接待和安置大批朝鲜难民、儿童,转送和救治了大批朝鲜人民军的伤病员,彰显了大爱情怀,体现了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吉林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接收安置朝鲜伤员朝鲜干部家属应注意事项的指示》,强调为了使友方伤员及干部家属尽可能迅速地治疗和休养,并妥善地安置,我们必须主动地积极地给他们切实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国际主义思想与精神的体现,是抗美援朝最实际的具体表现与考验。中共延边地委号召各界民众“有钱出钱,有房出房,有衣出衣,有粮出粮”,并在延吉、图们、和龙、珲春、开山屯等地专门设置朝鲜难民接待站和联络处,随时救济和安置朝鲜难民。尽管当时物资供应极端匮乏,但是延边人民仍旧做到节衣缩食接待安置朝鲜难民,仅在1950年8月就接待安置2000余人,此后又陆续接待安置朝鲜难民近万人、朝鲜孤儿4616人。1952年10月,东北人民政府指示吉林省政府安置一批因战争失去父母的朝鲜难童,吉林省人民政府接到任务后,立即将这批4 至14 岁的7608 名儿童及1082 名工作人员妥善安置在吉、长两市和舒兰、德惠、磐石等8县。各市县接收难童后,首先对他们进行了全面体检,对发现患病的朝鲜儿童立即治疗。各市县接收安置部门对朝鲜儿童全部供应细粮,炊事人员非常注意伙食调剂,确保儿童有足够的营养。各地还根据儿童的不同年龄,办了13 个初等学院、5 个爱育园、6 个人民学校,使这些朝鲜儿童在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关怀下健康成长。吉林省9 个招待站接待朝鲜人民军伤病员1 万余人,朝方家属2839 人。1950 年10 月至1951 年2 月,延边和磐石还创造条件接待安排朝鲜人民军第八军团(包括伤病员)和第七军团8万余人在当地整训。吉林人民对抗美援朝的巨大贡献及其充分体现的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历史和精神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营养剂、清醒剂。

  2015 年7 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吉林时指出:“吉林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中,吉林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要用吉林光荣的革命历史为加强党的建设和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凝聚正能量”。在新时代要缅怀和铭记吉林省在党的领导下掀起的声势浩大的反对美国侵略、支援朝鲜人民和保卫世界和平的爱国运动,继承和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不断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伟大斗争的新胜利,谱写新时代吉林振兴发展的辉煌篇章。

  (作者系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

 

————————————————————————————————————————

  ① 吉林省档案局《: 中国共产党吉林省委员会重要文件汇编》,内部出版,1985年版,第169页。

  ② 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 中国共产党吉林省历史》,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8年版,第50,44,52页。

  ③ 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 白山松水党旗红》,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