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大观
当前位置:首页 > 今古大观

巩中坚:解读红色地名传承红色精神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2022-02-07 15:56:00    来源:
打印
| 字号:
|

  地名承载着的是属于一个地方的文化符号。地名其中蕴含着的文化记忆,传承着历史信息。地名也是地方文脉的组成部分,承担着承续文脉的使命。

  地名与那个地方的历史联系起来,它就有了生命,有了精神。红色地名记载着红色血脉的形成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我们在探询党史渊源、追忆先烈足迹和学习英模事迹中,通过解读红色地名,传承红色精神。

  一、原有的地名,由于与革命历史联系在一起,为地名涂染了红色的记忆,这种地名成为承载红色精神的符号井冈山位于罗霄山脉的中段,查《井冈山市地名志》,过去和现在,没有任何一座山体叫井冈山。

  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说,两军会师时这里还不叫井冈山。当时这里叫“大小五井山区”。“大小五井”是指大井、小井、上井、中井、下井五个聚落和地片名的总称。它们均为环状冈峦中的谷地,以地形和方位的特点,人们称其为“井冈山”。1928 年4 月28 日,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军,到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接着,两军合并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从此形成主力,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井冈山名扬天下。

  延安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革命圣地,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育了延安精神,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延安在战国时属魏国,两魏时始名“延州”,得名于延河。因连年战乱,“清水河”两岸植被遭到了严重破坏,清水河日见浑浊干涸。人们希望自己赖以生存的母亲河永远“绵延流淌”,起名为“延河”。隋朝时因“延州”属于边陲之郡,五路襟喉,故改“延州”为“延安”,意为“边陲久安”。就这样,“延安”开始履行一个地名的职责。《水浒传》第二回就有“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的故事。历史选择了延安,中国工农红军经过长征,终于在这块贫瘠的地方落下了脚。是敌人的逼迫,也是自己的选择。而选择也是由于天时、地利、人和。人据地而起,地因人生辉。1937 年至1947 年,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世界闻名的革命圣地。中国共产党在这里领导了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直至取得胜利。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制胜的法宝。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的革命历程涂染了“延安”这个地名,使它成为“红色地名”,它的内涵又是那么丰富多彩。

  临江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腹地,鸭绿江右岸。自古以来,临江就是鸭绿江流域的边陲重镇,是鸭绿江流域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历史上,日本国一直梦想掠夺占领临江。1922 年,日本政府假借“保护住在长白山区的朝鲜人”为由,欲在临江设立保民会,被中国政府拒绝。1925 年,日本单方面背弃“三矢协定”,决定在临江设立领事分馆。遭到中国政府的坚决反对和制止。临江各界人民纷纷起来抗议日本的行径,使日本的阴谋终未得逞。

  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积极准备内战。1946 年10 月,国民党调集10万军队向以临江为中心的南满根据地大举进攻。

  当时守卫南满根据地总兵力有6 万人。为保卫南满根据地,党中央派陈云同志和萧劲光同志到达临江指挥作战。1946 年12 月11 日至14 日,辽东军区党委在七道江组织召开了师级以上干部参加的重要军事会议。几天的会议对去留意见仍未统一起来,具体的作战方针也无法确定。13 日晚陈云接到电话,请他到七道江定夺。陈云于当日晚7 点从临江出发,乘坐火车于午夜到达八道江后,又乘马爬犁赶往七道江村。“七道江会议”作出了正确决策,使“四保临江”战役四战四捷,守住了南满,巩固了北满,彻底粉碎了敌人的“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图谋,扭转了东北战局,改变了敌我双方力量,东北民主联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为辽沈战役和东北的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今,“七道江会议”会址经过修缮和扩建,改建成为“七道江会议纪念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那尔轰靖宇县的一个小镇。“那尔轰”是满语地名,汉译为细水河之意。1935 年8 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军在此会师,这次会师使东、南满根据地连成一片,扩大了抗联队伍的活动空间,打通了向东发展的通道,使那尔轰成为东北抗日联军较大的根据地和南满政治中心。因而“那尔轰”成为红色地名。靖宇县花园口镇有个仁义村,它的成名充满了红色的传奇。据1960 年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的当年仁义村民兵连长常玉祚讲述,早年这一段松花江水流湍急,常有渡船和放木排的人在此遇险罹难。曾有一小股日伪军在这一带被急流险浪吞噬了生命。但是,令人惊奇的是,当地人时常看到一位身材魁梧高大的中年男子,带领着队伍,撑着木排从这一带江面穿行而过,不管有多大风浪和漩涡,都能平稳渡过。大家都亲切地叫他杨先生。问他为什么总能化险为夷,他说是因为这一带山水对日本侵略者心怀仇恨,对打日本的中国人心存仁义。从那时起,这一处风光秀美、让侵略者心惊胆寒的石砬子,就被人们称为“仁义砬子”,村子也因此得名仁义。解放后杨靖宇将军的事迹广为流传。当地群众根据图书描写和电影形象,在深情回忆中断定那位在此率领队伍漂流而过的杨先生,就是世人崇敬的大英雄杨靖宇。

  二、以英烈名字改称地名,用以纪念在中华民族解放事业中壮烈牺牲的英雄,激励人们传承他们的革命精神以人名命名地名,自古以来就有。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各时期、各地区冠以人名的县份共有58 个。

  如土地革命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就有公略、博生、杨殷、彭湃、太雷、兆征、代英、明光、登贤等县,分别是为了纪念黄公略、赵博生、杨殷、彭湃、张太雷、苏兆征、恽代英、李光明、罗登贤烈士的。还有纪念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命名的县名,如建屏县、云彪县、企之县、雪枫县、振堂县等,分别是为了纪念周建屏、刘云彪、郭企之、彭雪枫、董振堂而设立的。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谆谆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根据他的提议,会议为防止党内的骄傲、腐化、个人崇拜,作出六项具体规定,其中之一便是“不以人名作地名”。建国之初,中央人民政府发出《关于更改地名的指示》,其中整建制保留“以人名作县名”的县名的有8 个,即中山、左权、黄骅、靖宇、尚志、志丹、子长、子洲。我们理解,“不以人名作地名”主要是防止搞个人崇拜,而经过筛选保留下来的这些县名,它的纪念意义愈加珍贵。

  靖宇原名濛江,位于头道松花江下游,长白山西麓。1946 年2 月,为纪念在此壮烈殉国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杨靖宇将军而易名。20 世纪三四十年代,杨靖宇将军领导东北抗联部队与日寇殊死搏斗,在这里书写了荡气回肠的抗日诗篇。杨靖宇,1905 年生,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河南省确山县人。东北抗日联军主要领导人之一。192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豫南特委书记、豫南工农红军游击队总指挥。1929 年被党派往东北地区工作,任中共满洲省临委抚顺特支书记。1933 年起,历任南满游击队代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中共南满省委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等职,长期在东北坚持抗日游击战争。由于叛徒告密,1940 年2 月23 日,杨靖宇在濛江县保安屯西南的三道崴子山上壮烈殉国。在牺牲前的几天里,杨靖宇一粒粮食没有进肚,只吃些枯草和树皮,用棉衣上扯下棉花揉成小球,裹着雪吞咽下去。1962 年5 月靖宇县开始在杨靖宇将军殉国地修建纪念塔、纪念碑、塑像等。如今杨靖宇将军殉国地被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靖宇,作为一个地名和其他地名一样,可是它承载的内涵确实太丰富了。它不仅包含杨靖宇的家国情怀和不屈的民族精神,实际上它还代表那些有名的和无名的抗联的战士们。当年杨靖宇被日寇围困在这个山坳里,遇到了进山砍柴的赵廷喜等村民,告诉他们自己就是杨靖宇,掏出钱来请他们帮忙下山买点干粮和棉鞋。赵廷喜劝他说还是投降吧,满洲国不杀投降的人。杨靖宇掷地有声地正告赵廷喜,老乡,如果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会有中国了吗?正是由于有了这种家国情怀和不屈的民族精神,有了托起民族脊梁的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中国才永远不会亡国灭种!吉林省境内还有一些以英烈名字命名的乡、镇、村、屯。就是为了纪念为了人民而牺牲的烈士。如梨树县沈洋镇,原为大孤山乡。1946 年6 月22 日,梨树县委书记沈洋(牛绍文)在与土匪的战斗中牺牲于大孤山乡。1950 年中共梨树县委决定将大孤山乡改为沈洋乡(今沈洋镇)。双辽市王奔镇,原名高家炉区。1946 年5 月23 日,高家炉区区长王奔(王庆福)在此被叛徒杀害。1948 年3 月,双辽县委决定将高家炉区改为王奔区(今王奔镇)。

  骆汉书、马殿元均系江苏省阜宁县人,1945 年来东北开辟工作。1945 年3 月,同被大赉县委派到辛广店区开辟工作。骆汉书任区长,马殿元任农会会长。1946 年8 月30 日,在平定大赉五区叛匪叛乱中牺牲。为了纪念骆汉书、马殿元同志,1947 年春,中共赉广(1946 年9 月至1947 年5 月由大赉、安广两县合并而成)县委决定将原大赉县五区改为汉书区,同时将该区根宝店屯改为殿元村(后将汉书区区政府所在地端基屯改为汉书村)。敦化市翰章乡,是东北抗日联军将领陈翰章的出生地。

  1948 年,为纪念陈翰章烈士,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将陈翰章的出生地半截河屯改为翰章屯,维新区改为翰章区。1956 年划乡时,改为翰章乡。在翰章屯建有陈翰章烈士陵园。敦化市贤儒镇,1946 年,为纪念在剿匪战斗中牺牲于此的吉东警备二旅五团团长江贤儒烈士,中共敦化县委决定将大荒屯改为贤儒村,南黄泥河区改为贤儒区(今贤儒镇)。贤儒镇建有革命烈士陵园。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洪泉乡原是王府区。冯洪泉是新四军战士。1946 年秋,在王府区大榆树屯带领工作组开辟革命工作时,遭遇土匪袭击不幸牺牲。

  为纪念冯洪泉烈士,1947 年,中共郭前旗委决定,将王府区命名为洪泉区。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平凤乡,是用在剿匪战斗中牺牲的两名烈士钱国平、高喜凤名字各取一字命名的。洮南市有的屯名就是为了纪念在此牺牲的革命烈士而改名的。如瓦房镇王富屯改为群昌屯,就是为了纪念在此牺牲的阎群昌。上世纪70 年代,群昌村已划入那金乡,修建一座水库,命名为群昌水库。程家屯改为姚炎屯,为了纪念姚炎烈士。五家子村改为惠清村为了纪念赵惠清烈士。1966 年12 月,通让铁路通车,经过乾安县兰字乡摄字井(今属于大布苏镇)。摄字井是汤占德烈士牺牲的地方。汤占德是本地农民成长起来的区农会主任,1948 年在追击土匪时牺牲。为缅怀英雄,弘扬英雄精神,齐齐哈尔铁路局根据当地政府和广大群众的意愿,命名了通过此地的车站为“振德站”(可惜,由于电传之误,将“占”误为“振”)。

  三、根据革命斗争实际的需要,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命名新地名。这些地名多半成为历史地名阅读革命根据地斗争史资料,我们会发现根据斗争实际的需要,命名新地名,是一种成功的经验。

  特别是在国民党统治地区,各县的交界地带,往往都是地理位置偏僻,地理环境险要,统治相对薄弱的地区。这些地方恰好适合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的条件。1938 年创建的冀南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全国第二个平原抗日根据地。

  根据实际需要,有时将邻县的地盘各分出一部分,成立一个新的县,便于我们的工作,不用国民政府的批准。这样就要起一个新名,如漳河县、宁南县、企之县(析曲周、威县各一部分,为纪念郭企之烈士而命名)、永肥县(析永年、肥乡各一部分)、广曲县(析广宗、曲周各一部分)等等。在这些根据地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赵修同志的履历记载,1943 年,赵修受党的派遣,任榆寿县委书记。这个榆寿县,在如今的区划名单上是找不到的。由于山西省寿阳县和榆次县交界地带,正处于山西省政治中心太原附近,是对敌斗争的前沿阵地。1939 年抗日民主政府根据斗争需要,以榆次、寿阳两县的部分地区组成成立的,归晋察冀边区二分区管辖。榆寿县委领导人民开展武装斗争,有力地打击了敌人,曾受到晋察冀军区的表扬。使榆寿地区成为抗日游击根据地。1945 年榆寿县撤销,但是“榆寿”作为一个红色地名,它的光荣历史将载入史册,榆次、寿阳两县将分享它的光荣。

  在东北解放战争中,出现了根据斗争需要临时设立的县。这些县名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也记载了一段红色的历史。根据战局发展和地方政权建设的情况,1946 年1 月16 日,中共辽北省委决定,德惠县中长铁路以西,农安县长白公路以东地区组建德农县。当时正是风起云涌的年代,县委的同志发动群众,宣传共产党的政策和主张,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4 月25 日,根据形势的变化,中共吉江省委决定撤销德农县建制,将原属德惠、农安两县的区重新划归两县。于是,“德农县”成为历史地名。德农县委书记董雨航在回忆这段历史时说,德农县建立五个月来,作了许多工作。在党的领导下,组织发动群众,搞武装斗争,剿掉了土匪,斗争了恶霸,人民群众翻了身,当家作了主人。1946 年5 月18 日,根据中央的指示和当时的形势,确定东北民主联军撤出长春,主力部队向松花江北岸转移。东北局指示,德惠县委机关和战勤工作团的后方为五常县的山河屯。德惠、九台两县的党政机关撤到松花江以北榆树县境内,中共吉北地委决定把沿江的秀水甸子、黑林子、大坡以及舒兰的法特等地划为松江地区,成立松江办事处。1947 年2 月,吉北地委根据斗争需要,在这一地区设立榆南县,建立榆南县委、县政府,由原九台、德惠两县的领导干部分别担任县委书记、县长。据曾在榆南县工作过的郭居适回忆,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主要做了发动群众、反奸清算、减租减息等工作,建立农会、民兵组织,搞生产,扩军备战,支援前线,保卫胜利果实。在战争紧张时期(我军“三下江南”,解放德惠时)除了昼夜动员群众出担架、大车、做军鞋等支援前线,还要训练民兵防备敌人过江骚扰,教民兵埋地雷、破坏道路。为了建立根据地,搞好对敌斗争,我们自己建了地雷工厂,为了搞好工作队和政府干部的生活,我们自己搞油坊,我们每次回队部开会,都能改善生活。1947 年10 月,德惠、九台两县第二次解放,榆南县完成了历史使命,随即撤销。

  这段历史德惠、九台两县党史都有记载。1947 年2月,吉林省委决定成立山河县、永北县。山河县是析出舒兰县部分区组成。辖山河、向阳、平安(含金马)、水曲柳、沙河五个行政区,县政府驻山河屯。

  永北县除原永吉县北部一部分区外,还有原舒兰县管辖的小城区(含上营)和大北村,县政府驻缸窑镇。1947 年10 月,山河县撤销。吉南、吉北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缩影,党依靠发动辖区广大人民群众,经过一系列的艰苦斗争,创建了巩固的革命根据地,为最终解放吉林全境奠定了基础。

  红色地名是红色的资源。这些地名所蕴含的红色基因是革命的精神财富。用“基因”作为比喻,含义深远。“基因”是生物体的遗传单位,而红色精神作为构成共产党人肌体的细胞,就是一种遗传基因,要世世代代传承下去。这些红色地名在表达纪念意义的同时,在不断地激励后人继承前辈的传统,努力奋进!(作者系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原人事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