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大观
当前位置:首页 > 今古大观

康熙御用象棋惊现吉林拉法山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2005-07-25 10:04:00    来源:
打印
| 字号:
|

  康熙御用象棋经过300多年的岁月洗礼后,近日在我省蛟河市的一个小山村被发现,这给史学界带来了极大的惊喜。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副象棋的“帅”字却在我省另外一名收藏者的手中,一副完整的象牙象棋很难合二为一,紫檀木的棋盘在民国战乱年间已不知落入到何人手中。记者顺着历史的脉搏,与各界人士对康熙御用象牙象棋的发现,以及流落在吉林民问的历史进行了考证。

  
发现一枚棋子托出一盘棋 

  在今年5月份的时候,吉林电视台连线电视工作室来了一位收藏爱好者,他带的宝物是一枚“帅”字棋子,在棋子的背面有“养心殿如意馆杜士元象号”的字样。有关专家鉴定,这枚“帅”字棋子应是皇宫里的东西。那么,它为什么会在我省被发现?是清朝的哪位皇帝把它带到了吉林?是不是在吉林会有一副完整的象牙象棋呢?一系列的问号在工作人员的脑海中闪过。他们决定不惜一切代价,让这副完整的象棋在300多年后,能够合二为一。 

  吉林电视台连线电视工作室导演杨青向记者介绍,他们当时想如果通过这枚“帅”字棋子,能够找到一副完整的象牙象棋,对研究吉林过去的历史,有着很深的现实意义。 

  工作人员根据对多名收藏爱好者的了解,得知在蛟河市的拉法山脚下,有一个叫十八垧地屯的地方。在这个屯有一个郑姓人家,他们家藏有一副和“帅”字材质做工相同的象棋,据说是其祖辈清朝时,在吉林市做官时留下来的,在得知线索后,工作人员迅速赶到蛟河市,揭开了康熙皇帝在吉林的一段古棋缘。

  皇帝御棋为何流落民间

     12月23日,记者对象牙棋的拥有者郑先生进行了采访。郑先生说,这副象棋能够在他的家族中传了很多辈,应该说给他的家族带来过至高无上的荣誉;同时也带来过难以想象的灾难,但能够在民间传下来,这本身便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郑先生介绍,他从祖辈的口中得知,在公元1682年旧历三月二十五日,康熙带文武百官和扈从人员共计7万余人,从北京出发,经沈阳来到了吉林市。而不巧的是,康熙在吉林市的大乌拉住了两天,天气还可以,他在小乌拉住了5天,这5天的时间一直下着雨。康熙找一个人下一下棋,同时了解一下东北的情况,因为康熙来东北说是来问俗,实际上也是布置打击沙俄。一名总管为康熙推荐了在乌拉街做官的郑姓官员,说他的棋艺很高,康熙对此很有兴趣。这位郑姓官员在和康熙下棋时,兴趣非常的浓,竟然忘了对方是康熙皇帝,后来在要将局的时候,有人在郑姓官员的身后碰了他一下,意思是和他下棋的是当今的皇帝,一定要给皇帝留足面子。郑姓官员立即明白了身后人的意思,结果是一个和棋的结局。康熙皇帝非常的聪明,他知道这名郑姓官员是有意让了他,于是龙颜大悦,把这副象棋御赐给了郑姓官员,并要求他进京做官,但不知什么原因,这位郑姓先人最后没有进京,而是辞了官。后来这位郑姓先人在闲游时,一天他来到蛟河市的拉法山,见此山清水秀,于是便带着家眷以及康熙皇帝的御赐象牙象棋住了下来。 

  吉林电视台连线电视工作室杨青导演介绍,康熙御赐的东西很多,但在下边做官的官员能够得到这样的一副象棋,却是非常难得的一件事。

  象牙棋为何缺少一个“帅” 

  郑家的这副象牙棋,看上去做工非常讲究,是一副不可多得的皇宫珍品。 

  在漫长的岁月中,郑家的先人又是如何将“帅”字弄丢了呢? 

  现在居住在十八垧地屯的郑先生向记者透露,在郑家失去这枚“帅”字棋子的背后,还有一段故事。 

  郑先生向记者介绍,这副给郑家带来了荣誉的象棋,在匪乱的年代,家中常常被土匪盯上,最后被冼劫一空。但令人奇怪的是,郑家的先人却把这副御赐的象棋保存得很好,没有被红了眼的土匪劫走。这里除了郑家人会保护外,还有朋友的功劳。 

  郑先生说,他听长辈介绍,郑家先祖的一个朋友,棋下得非常好,双方曾经打过赌,如果郑家先祖朋友下棋赢了,郑家就得把这副象棋送给朋友,但这个朋友没有赢去。后来郑家先祖认为他这个朋友,曾经为保护郑家以及郑家的御赐象牙象棋做出过贡献,于是就送给了他一个“帅”字棋子留做纪念。 

  郑先生说,现在拥有这枚“帅”字棋子的人已经未必是郑家先祖朋友的后代,但这枚棋子还在吉林的民间,这令他很是欣慰。

  专家细解康熙象牙棋 

  张金华教授介绍,一颗象牙只能出几枚棋子,郑家保存的这副象棋,是最好的象牙,没有任何杂质,一般这样的象牙叫太阳星。从刻功来看,刻得也是非常的规矩,“帅”字和“将”字象牙的背面还有“养心殴如意馆杜士元象号”字样,从这副象牙棋的工艺精确程度也可以看出,肯定是清宫内的东西。

  清史专家罗冬阳介绍,养心殴在清朝紫禁城里面,位于皇帝的寝宫,在乾清宫的西面。它的一个殿叫养心殿,是皇帝经常活动的地方,如意馆的说法不大一样,有记载说如意馆就在紫禁城里,也有人说在圆明园里。主管如意馆的机关是内务府,内务府下边有一个造办处,如意馆是造办处下边的一个机构,这个造办处主要汪务是为皇帝制造手工艺品等,所以这里聚集了大批的画家和手工艺人,如杜士元等名流。

     尹郁山研究员告诉记者,康熙曾经三次来过东北,他每次第一站都是到辽宁的沈阳,第二站是吉林。1682年旧历三月二十五日,康熙来吉林后,他没有直接进入吉林将军府,首先进入的是吉林城。

     吉林电视台连线电视工作室杨青导演认为,康熙皇帝留下的这副象牙棋,在史料上虽然没有记载,但根据康熙皇帝第一次东巡的情况,他在吉林7天的时间下了5天的雨,以及“帅”字和“将”字的棋背面刻育“养心殿如意馆杜士元象号”字洋推断,应是康熙从宫中带出的象棋,在他第一次东巡时留在了吉林。
  
  郑先生希望象棋合二为一 

  郑先生对祖斐传下的这副象棋格外的珍爱,轻易不拿出来示人。在他得知还有一枚象牙的“帅”字棋子在我省的一位收藏者手中时,很想把家中木制的“帅”字棋子换掉。郑先生向记者表示,他也希望通过媒体的报道,能够找回紫檀木的棋盘让这副象棋回到历史的本来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