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鉴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志鉴论坛

浅议二轮志书对旧城改造的记述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2018-04-13 14:25:00    来源:
打印
| 字号:
|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经济社会以迅猛的态势发展,城市建设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合肥为例,从地域上,合肥主城区已扩大至 2倍以上。而在提升城市水准,扩展新城过程,对旧城的改造是至为繁重的任务。城市建设,不言而喻,很大一部分是改旧城、建新城。这不仅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民生的关注,也是城市发展的充分体现,是改革开放时代的鲜明特色。二轮志书如何客观、全面、系统地记述旧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建设的成就与问题,是各级修志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

  一、旧城改造的历程

  中国近代旧城更新改造从 1949年至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一个曲折漫长的发展过程,表现为若干个阶段。

  解放初期,中国城市大部分为旧城市,大都有七八十年,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这些经历了长期封建制度及近百年的半殖民地而遗留下来的城市,由于连年战争,经济基础遭受破坏,呈现出日益衰败的景象,尤其是劳动人民聚居的地方,环境条件异常恶劣。治理城市环境和改善居住条件成为当时城市建设中最为迫切的任务。当时国家经济十分困难,各城市采用以工代赈的方法,广泛发动群众,对一些环境最为恶劣、问题最为严重的地区进行了改造,解决了一些旧社会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北京龙须沟改造、上海棚户区改造、南京秦淮河改造和南昌八一大道改造等就是当时卓有成效的改造工程。

  我国“一五”计划时期,由于国家财力有限,城市建设资金主要用于发展生产力和有些城市新工业区的建设。但大多数城市和重点城市旧城区的建设,只能按照“充分利用、逐步改造”的方针,充分利用原有房屋、市政公用设施,进行维修养护和局部的改建或扩建。从当时的实践来看,这一时期的大规模城市建设,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对城市环境的改善和居住环境的改善起了十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一时期由于缺乏经验,对建设城市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不够,在改造旧城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最突出的就是过分强调利用旧城,一再降低城市建设的标准,压缩城市非生产性建设,致使城市住宅和市政公用设施不得不采取降低质量和临时处理的办法来节省投资,为后来的旧城改造留下了很多隐患。

  “大跃进”时期,建工部(住建部前身)提出了“用城市建设的大跃进来适应工业建设的大跃进”的号召,对旧城要求“在 10年到 15年内基本上改建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城市”。由不顾国家财力和物力的盲目冒进,不但没有很好地改造旧城,反而由于工业建设速度过快,规模过大,城市和城市人口过分膨胀,加重了旧城负担,造成城市住宅紧张、市政公用设施超负荷运转、环境日趋恶化等严重问题,加速了旧城的衰败。10年动乱犹如“文革”雪上加霜,使得本来就不堪重负的旧城又遭受无政府主义严重影响。城市建筑和旧区改造长期处于无人管理,到处见缝插针,乱拆乱建,绿地、历史文化古迹遭到严重侵占和破坏,造成城市布局混乱,环境质量恶劣等严重问题,给以后的旧城改造设置了难以解决的障碍。

  进入70年代后期,旧城改造的重点转向还清30年来生活设施的欠账,解决城市职工住房成为突出的问题,于是开始大量修建住宅。此外在旧城改造中还结合了工业的调整和工业布局和结构的改善。那时的建设用地大多仍选择在城市新区,旧城市主要实行填空补实。当时由于管理体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以及保护城市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观念的淡漠,建设项目存在各自为政、标准偏低、配套不全,同时还存在侵占绿地、破坏历史文化环境的现象。

  改革开放以后,城市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建设速度大大加快,旧城更新改造以空前规模与速度展开,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种态势的出现,绝非偶然,有其客观背景和现实原因。首先由于大多数旧城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建筑质量和环境质量都十分低下,再加上人口密度的增加,旧城区设施已难以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需求。其次,许多城市新区开发的潜力已经越来越小,迫使人们将眼光转向旧城区。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土地的有偿使用,房地产业的发展,大量外资的引进,更进一步推动了旧城改造的发展。目前,各地的旧城更新改造呈现出多种模式、多个层次推进的发展态势,更新改造模式由过去单一的“旧房改造”和“旧区改造”转向“旧区再开发”,不仅仅以改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为目标,而且充分发挥改造地段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实现改造旧区和城市现代化的多重目的。

  二、记述旧城改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经济文化的载体,每个时代都在城市的发展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迹和烙印,像一部史书,一卷档案,记录着一个城市的沧桑岁月,而只有这些城市有历史建筑,才能够树立起一个城市的形象。城市通过更新保持不断的繁荣和发展,只有适应时代变化的需要,有选择地、有序地更新城市形态及其结构布局,才能避免没落,所以更新是必须的,也是正常的;但是,更新是有前提的,理智的更新方式应是有序文化脉络的延续。

  改革开放的浪潮推动着城市建筑每年数以百万甚至上千万平方米开工量的速度急剧增长,到处都可以看到高耸的吊车和不断延伸的脚手架,到处都可以听到搅拌机热烈的轰鸣声,到处都可能感觉到扑面而来的尘土飞扬。城市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气魄发生剧变,老城区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地消失,一幢又一幢新建高楼拔地而起,市民们欢天喜地地搬进新居,在新建大规模的商场中购物,在日新月异的家居生活中感受现代化的气息。然而,在快速的城市建设中,我们的历史和某些人文景观却在慢慢地被淹没。

  城市历史性商业街区,是反映城市历史发展脉络、展示城市更新,大量富有历史氛围与传统气息的商业街区得到很大的改变,作为安徽第一街的合肥市长江路。1954年,长江路裁弯取直,路面从五六米宽一下子扩展到 25米,真正成了合肥市第一条横贯老城区的主干道。1956年,长江路又浇铺柏油,也成为合肥最早浇铺沥青的道路。1958年 9月,毛泽东乘着敞篷车在长江路与 10万市民见面,参加过这次“盛宴”的老人们回忆,那时的长江路,几乎有点像北京的长安街一样“神气”。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长江路渐渐“神气”不起来了。人口不断增加,车辆不断增加,长江路的交通负荷越来越重,25米的

  “身段”也开始显得有点“瘦”了。这个时候,有人开始略带遗憾地想起,如果按照一开始的规划,长江路原本要“胖”一点的。据说,1954年扩建时,长江路原本规划拓宽为 50米。但在当时,合肥连车子都没有几辆,50米宽在很多人眼里显得太过“奢侈”,最后,长江路“减幅”一半,建为 25米。在 20世纪 90年代的第三次“大建设”中,长江路再次拓宽,从 25米扩建为 33米。2008年的再次改造之后,拓宽至路幅宽度 46米,双向 8车道。随着长江中路的拓宽改造以及其东西段长江东路、长江东大街和长江西路的延伸、改造、快速公交的开通,作为连接合肥东西城区的主干道,长江路在核心商圈之外,更多地承担起城市交通的重任。而就是在长江路转型的同时,合肥第一条全业态商业街 ——淮河路步行街悄然浮出水面。经过多年的发展,作为合肥商圈发源地的淮河路步行街,不仅是合肥繁华的商业街,也是人文荟萃的老街。除了浓重的商业氛围外,沿街还有明教寺、宝莲寺、李鸿章故居、鼓楼桥等古迹,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再以芜湖为例,芜湖市中心的改造建设没有拘泥于一般城市的模式,而是考虑到了本地的风貌特征。以新建的鸠兹广场为例,其以芜湖故名“鸠兹”为名(古时芜湖地势低洼,是遍生“芜藻”的浅水湖,鸠鸟兹生,故名“鸠兹”),承载了芜湖悠久的文化历史内涵,是反映芜湖市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最富艺术魅力和文化品位的城市“客厅”。

  旧城改造涉及千家万户房屋的拆迁。居民们对老屋有深深的情结。所谓“穷家难舍”也缘于此。还有许多经济利益的驱使,拆迁过程有些个别 拆迁团体或项目组织没有对具体情况详细考虑,只顾于眼前利益,盲目地采用推倒重建的单一开发模式。不仅对城市原有的空间结构造成破坏,还会对社会物力、财力与人力资源造成了浪费,破坏了具有保护意义的建筑物,不利于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并且非常容易激发社会矛盾。这种做法只盲目地追求高回报率的,是野蛮的、荒谬的,它与城市规划对建设控制的各项要求相违背,其做法是极度不文明的。倘若二轮志书不予以记述,后人就对这个历史无从读懂,不知其然。

  三、记述内容

  (一)记述好旧城的历史与现状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变迁史和发展史。每个时代都在城市的发展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迹和烙印,像一部史书,一卷档案,记录着一个城市的沧桑岁月。例如,长沙素有“楚汉名城”之称,春秋时期纳入楚国版图,战国时城邑颇具规模,成为楚南重镇。大量考古资料表明,战国时长沙城范围东西长 700余米,南北宽约 600米,东起黄兴路和蔡锷路(今名,下同)之间,南到坡子街一带,西临下河街,北抵五一路与中山路之间。西汉临湘故城的具体位置,东起东牌楼、南阳街,西临太平街、西长街,南达解放西路,北止中山西路、又一村,也就是今五一广场及周围地区。以后,长沙城不断向四周扩展,城中心位置历 2000多年没有改变。这得益于湘江与岳麓山的天赋胜地,在世界大城市中并不多见。这也是长沙老城区具有很大传承性的重要原因。

  宋代,西濒湘江的长沙城已南扩至南门口,北至湘春门,东至浏阳门(浏城桥)。明代,长沙已成为人口密集、工商业繁荣的商埠。绕城 7公里的城墙开 9座城门,城门入口排开 9条正街,150多条横街纵横交错,构成了整个城市的骨架。明崇祯《长沙府志》所记盐仓街、清泰街、织机巷、金线巷、苏家巷、碧湘街、学院巷、大椿桥、晏家塘、河街等大小几十条街道位置,已与今无异,而且街名沿用至今。清代,长沙商业更趋繁荣,长沙、善化两县多次对长沙街巷进行修缮和改造,以致“城池崇屹,甲于他郡”。今日芙蓉区马王街、化龙池一带,天心区坡子街、太平街一带,开福区潮宗街、清泰街一带尚存的老街老巷,其街巷走向、建筑布局、街道名称等,在明清两代即已定型,可以从明清两代的十几幅长沙城地图得到印证。

  长沙旧城历史遗存众多,与长沙城的特殊地位有关。古代长沙城不仅是湖南省的治所,而且是辖 12县州的长沙府的府治,还是长沙、善化两县的县治。因此,一些重要古迹,如官署、学宫、城隍和祭祀祠庙,一个城内均有三至四套。于是,地名遗迹就存在于需要保护的历史街区内。1904年长沙开埠,城市建设迈上了近代化旅程。从 20世纪初长沙全景照片中,可见当时的长沙城,山川萦绕,平展而浩大,粉墙青瓦的民居错杂交接,城内街衢纵横,闾井相望,古树回环,宫室巍峨。从保留至今的民国初期建筑,如谘议局大楼、湘雅医院门诊楼、基督教永恒堂以及石库门民居等,可窥视当时长沙建筑的独特风格。它们介于江南传统古典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之间,既沿袭古风古韵,又展现时代特色,体现了湖湘文化传承与兼容的有机融合。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遗址,比如北京的四合院、西安的钟鼓楼、南京的夫子庙、成都的宽窄巷子、黄山的屯溪老街等等。城市历代古城建筑真实地记录了城市个性的发展和演进,是城市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也是城市底蕴和魅力所在,更是城市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早先的开发改造规划由于对其风貌保护不够重视,导致城市历史濒临绝迹。例如在旧城改造的实施过程中,许多古城门和城墙因为被定位于阻碍城市交通发展而遭到拆除;或者为了单纯的经济效益而盲目改建,例如大量私家园林被改造成高级招待所。对城市古建筑、历史街区进行的大拆大建,其实质无异于杀鸡取卵,损害的不单是开发企业的长期利润,更是一个城市之“魂”。二轮志书要全面真实地记述好旧城的历史与现状,留下历史脉络,并配置旧城区图片,更能直观地反映旧城区面貌,给历史留下有资料可查的深刻印记。

  (二)记述好政府在旧城改造中的政策与措施

  旧城改造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对此,必须做到有法必依,有章可循。国务院于2011年已制定《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各省、市都有配套实施办法。这些法律条规的贯彻实施是确保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的先决条件。在拆迁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遵循法律、法规。根据《合肥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对拆迁户的安置方式有货币安置,一次性异地安置,自然过渡异地房屋安置;同时记述旧房计价标准及奖惩办法,向群众公布,实事求是地记述老城改造过程在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艰难曲折,问题以及采取的对策,方志对任何事件和人物只作翔实记述,不妄加评论,不能赋有编纂者的主观感情色彩。过去,城市建设是政府的独家行为,从计划、拆迁、安置都由政府统一包揽,不涉及个人和其他方面,虽然住房条件简陋,却也“安得广厦千万间”。使众多居民有栖身之所,这和新中国成立前市民的居住条件是不可同日而语。如今房屋建设不单是政府行为,而且起主导作用的是房地产开发商,而且涉及万千家庭的拆迁、安置,因此,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法律、法规,使之在改造和建设中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是至为重要的,这既可给当政者以资政,又能给后人以垂鉴和启迪。

  (三)记述好旧城改造后的新貌

  旧城改造的好不好,关键看改造后的成效如何。一些地方“旧貌换新颜”,一些地方出现“半拉子”工程,对于这些都要实事求是地记述,其中主要记好道路、房屋、公益设施、环境绿化以及商场等方面建设情况,展示老城蜕变后的新貌。对于出现“一拆了之,多年抛荒”现象,也要如实记述,并简要分析其中的成因。

  (四)记述好旧城改造中对历史街区的保护

  旧城改造,要做到改造中保护,保护中改造。保护历史街区不仅仅是出于包装名城形态、保护传统风貌的需要,更在于这些街区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保护历史街区的根本意义在于保护人类信息情报来源。历史文化信息及其载体,使之传于后世,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服务。一处历史街区就是一处文化遗址,它较为浓缩而又形象真实地承载着一定历史时期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建筑艺术、城市面貌、居民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信息,是历史信息的载体和城市传统风貌的“标本”,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国《城市规划法》规定,编制城市规划应当注意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观。《文物保护法》也规定,要保护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文物。具有历史特色的街区和建筑如不适当保护,而是大拆大建,则古城无古可言,后人将失去认识从前城市面貌、建筑形式和风格的实物标本。因此,保护历史街区和各式历史建筑,是保证历史文化遗产世代承传的大事,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志书中要记述历史街区改造中保护与开发的经验与做法,为古城存史,为他城作鉴。

  (五)充分运用图片体裁,发挥“一图抵千言”的功效

  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热潮越来越受到各地摄影家们的青睐和关注。他们在各条战线、各项事业中,都运用其艺术天才留下许多稍纵即逝,发人深省,却具有存史价值的重要图片。随着旧城改造进程的加速,很多历史街区原貌逐渐消失,如果以图照技术留下新旧对比的图片,要比纯文字记述更加真实准确。合理地选择、设计和编排照片,可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增强志书的资料性、知识性和可读性。

  (史五一 作者单位: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