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鉴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志鉴论坛

编下“述”如何撰写问题的探讨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2018-04-06 14:20:00    来源:
打印
| 字号:
|

  内容提要:本文阐述了编下“述”设置的必要性,即各司其职,回归正宗;跨编内容,惟“述”不可;规范统一,不得不为。写好编下之“述”,应当多措并举,而沟通联系、把握节点、述特彰异、总结经验、指出问题,亦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编下之“述”撰写研究问题探讨

  编下之“述”的写作要点,有的学者提出应着重总括事情、彰明因果、提炼精华、评量得失。有的学者提出,应略述源流,承上启下;纵述沿革,横陈现状;概述整体,展现形势;面中有点,展示特色;前后对比,反映变化。这些意见,本人都十分赞同。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还应注意 5点,即沟通联系、把握节点、述特彰异、总结经验、指出问题。这样,编下之

  “述”的内容方可更加完善,作用效果才能达至最佳。所见编下之“述”,大多在这些方面恰恰存在着明显的缺欠,资政作用受到了削弱。对此加以完善势在必行。

  一、编下设“述”实有必要

  审视全国部分二轮志书(志稿),卷首设“述”已成“惯例”,而且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大多写得较好,做到纵述史实,横陈现状,彰显特点,指明隐忧,钩玄提要;少数更上层楼,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厚重深刻,文字精彩,堪称一篇“学术论文”。看来,设置、写好志首之“述”已形成共识并付诸实践,而且有不少成功的探索和展示。而编下之

  “述”,与志首“述”的情况则有所不同,编下设“述”的问题尚未成为志界的共同认识和实践,而且在一些志书(志稿)中还存在着随意性的问题。据笔者所知,所以如此,在有的地方主要是认为无东西可写就以为无设置的必要。编下设不设“述”,关键要看有无必要。本人认为,编下设“述”很有必要,而且应用心写好。理由有三:

  1.统揽与被统揽,各自要旨与着重点不同,因此“各司其职”,才能回归正宗。所谓统揽,即编下之“述”具有统揽作用,处于“领导地位”。被统揽,即同一编“述”下所覆盖的章节内容,处于“被领导地位”。二者之间属于统领与被统领的关系。“述”之内容的特征,是源于属类又高于属类,是抽象、概括多于具象、实写。而“述”所覆盖的内容,亦即所统辖章节内容,其特征是具象、实写多于抽象、概括。回归正宗,就要“各司其职”,编下“述”高屋建瓴,揭示本质,宏观概括;而所辖章节具象描述,开门见山,直奔实体,“如临其境”“如见实物”,真实逼真,文约事丰,言简意赅。如此把握,方可达到层次清楚、统辖得当、写作到位的目的。实际情况又怎样呢?笔者见到的编下“述”,不少是上类、下类“一锅煮”,因“越位”而导致“不到位”,因“不到位”又形成,何谈科学、文雅、“不清晰”“不清晰”优美呢?创编“堪存堪鉴”的志书,不能不注重解决此问题。

  2.一些跨编内容的勾勒,唯有编下“述”才能承担。像人口编、自然环境编所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像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像科技繁荣与自然及社会进步的关系等,钩玄提要,舍“述”(编下“述”)其谁呢?编下章节是根本无法承担前述诸内容的,如果勉强为之也是“越域而述”。

  3.规范统一是史志之书的基本要求。假如编下设“述”能形成共识,那么此有彼无而呈现出的“随意性”,也是需要避免的。从科学角度分析,任何事物都存在层次性、关联性、因果性。因此,不论大编、中编还是小编,都摆脱不了这些特性。也因存在这些特性,所有编都有设置概述或综述的必要,“此有彼无”是不可取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对记述层次和统辖内容的研究,亦即上类(编下“述”)、下类(所辖章节)各自应记和不应记什么应思考和区分清楚,这样就可避免“盲目性”“随意性”的问题。

  地情信息,有外在与内在两种表现形式。外在的比较直观,易于发现和表述,内在的相对抽象隐蔽,难于琢磨和概括。表现形式不同,其信息价值也各异。本质的东西往往存在于现象的背后。为达到理想的结果,就要求在分析记述事物时要由表及里、去伪存真,透过现象看清本质。但实践中则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两种情形:避难趋易和迎难而上。避难趋易,就出现了偏重直观的描述,如此现象背后的深层次信息则不得而知,结果是记了表象,缺了内涵。

  二、编下“述”应沟通联系

  恩格斯说过: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①地方志要反映的正是这个交织起来的画面。因而,他就无法回避这一客观要求。只有沟通事物之间的“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才能正确反映各事物在普遍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编下“概述”是沟通事物联系的最佳载体之一。正因如此,本人所看到的二轮《广州市志》 ②,编下就设置了有题综述,包括城市建设与管理综述,交通运输综述,信息业综述,商业和服务业综述,外经贸综述,工业综述,农业综述,金融综述等。该志编下综述,拿一比喻来说,不仅有“庙”,而且有“神”,也就是说所记内容比较翔实厚重。它们不仅反映了不同时段工农业所处于的状态,还反映了导致这种状态的原因,彰明了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

  再如新编《衡水市志》 ③,被出版部门和有关专家誉为是近年来看到的质量较好的志书之一。其所以好,原因(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善于沟通事物之间的联系,反映各事物在普遍联系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其文化编为例,其编下综述部分,写五四运动前衡水文化艺术的综合情况是这样写的:衡水文化艺术历史悠久,本地自古为燕赵文化与齐鲁文化的融会处。从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是当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为接受多向文化的辐射创造了条件。这段高度概括性的文字,一是反映了衡水地方文化与燕赵文化、齐鲁文化的关系,二是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与地域文化发展的关系。接着写道:秦灭汉兴,衡水一带成为河北经济发达地区,乡邦文化亦空前兴盛,文人学者累世不穷。这里很自然地把“秦灭汉兴”的大环境与地区经济、文化的兴盛联系了起来。往下写道:唐初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地域文化进一步发展,加之朝廷和地方官吏通过“辩论经义”“相互问难”来选用人才,促使博才多识、“时有新见”者脱颖而出。此处把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措施得当之因,与人才脱颖而出之果,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出来。再接着写道:明清两朝定都北京,衡水处于京南重地,受京都文化的影响得天独厚。正因如此,在文化方面受到京都的辐射,衡水早于深于冀南其他地区。关系明,地位、作用就清。如果就衡水写衡水,孤立地写,封闭地写,你的文化再兴盛,读者也看不出其历史地位和作用。这是一部综合志的编下“述”,但注重沟通联系的要旨,对省志分志编下“述”也是有借鉴意义的。如前所述,客观世界,不论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实,都是“交织起来“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画面”。客观存在这种由各种联系交织起来的画面,为什么有的志书(志稿)能够反映出来,有的不能,至少说反映不好,主要原因是作者视野不开阔,认识上存在着局限性。对同一事物(事件),孤立地看,就可能觉得平平淡淡,处理就可能疏漏或一笔带过;综合地看,从联系上看,就可能觉得非同一般,处理时就可能予以充实和加强。

  三、编下“述”应把握关键节点

  这里所言的关键节点,就是起始点、转折点、终结点。起始点即事物的发端、志书的上限。记发端要简要交代一下历史背景,一类事物最早出现是在什么条件下,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几项就是写作的要素。要素全了,就称得上是写作到位。追溯不宜过远,只追溯事物在本地的发端,一般不追溯在全国的发端,历史背景点到为止。

  转折点就是由少到多、由小到大或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点。任何事物都不是直线发展的,而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既有高峰,也有低谷。某些事物虽然没有大起大落,但是纵观几十年的发展,就会发现某个时期发展较快,某个时期发展较慢。客观的历史是这样,反映客观历史的地方志也应当如实记述,着力选好有代表性的转折点或转折阶段。一类事物发展中往往不只是一个转折点或转折阶段,而且不同事业(行业)发展过程不尽相同,其代表性的转折点或转折阶段也不同。这就需要编纂者在掌握一个地区一个行业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对该专业的发展有比较系统、全面的认识后才能选准。

  转折点或转折阶段是志书内容的主体部分。一项事业的发展变化和经验教训主要是通过这部分内容反映出来的。由于这部分内容多,篇幅长,地位重要,始终是修志中一个重点和难点。正因如此,一定要下工夫把它写好。

  终结点,即志书的下限时间,一类事物发展到下限的年度底线(一般至该年 12月 31日)。这个点不是一般的点,是与下一轮志书的交接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下限时间要记清事业的基本情况,不能只有定性分析,也要有定量记述,以反映下限时间的基本形势、规模、水平、特点(优势、劣势)。可以选用宏观数字同本行业(事业)、历史上代表性或转折性年份进行纵向的、垂直的对比,说明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可同省内、国内有可比性的同类型事物进行横向的平行的比较,以反映本行业(专业)在省内、国内所处的地位、水平。在记述巨大成绩的同时,也要记述新形势下的新矛盾、新问题,以反映事物的完整面貌。

  四、编下“述”应述特彰异

  古代学者有言:“万物万色种,一云一情状;造化真文章,本自无定相。 ”①志为地情载体,就是要努力反映出地情万物各自的独特色彩和情状。而目前所看到的志书(志稿)编下“述”,在反映个性特点上,有喜有忧,喜者为稀,忧者为众。本人看到的一部二轮设区市市志,编下“述”体现个性堪称典范。志书之“述”(包括编下“述”),是既有边缘又有外延的特殊体裁。该志风景园林篇下“述”记载:“全城①(清)董桂敷:《寄感》。

  大小园林百余处,时人有‘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之说”。这就是有缘有延的成功实践。除此,像城市建设与管理篇下“述”,还点到“数字化城管开全国先河”,增加这一笔就使该事物地位与意义凸显,远比一些志书“通典不漏、个案鲜有”要好许多。像农业篇下“述”,还写出了限内农业的四大特色,即开发开放、结构优化、高产优质、产业化经营,信息含量得到丰富。像工业篇下“述”,把断限内由于工业年投入和产值总量跃升,引起在全省位序由九到六的巨大变化,也写得清清楚楚,其中的追赶精神尽在不言之中。像水利篇下“述”文字:河沟港汊密布。长江横

  “境内湖泊众多,卧市域南沿,淮河入江水道纵贯南北”,以实为基,虚实结合,虚而不浮,观之可信,颇具文采,比干巴巴的陈述要高出一筹。

  本人由于工作关系,参加了本省市、县(市、区)志的日常业务指导和三审、终审工作,以及省内外部分三级志书(志稿)的印前评审和印后书评,对所接触书“稿”编下“述”情况略知一二。与前面说的一部好志的情况相形见绌的是,不少志书(志稿)编下“述”,体现个性不足,反映共性有余,有的甚至拿着放大镜也找不出一句属于本地独有的“这一个”。此类实例不胜枚举。例如某志人口与计划生育编下“述”,文字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把人口与计划生育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组织,落实政策,制定法规,严格措施,科学管控,实施奖惩,统筹解决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之间的矛盾,加强人口意识和优生优育宣传,增强群众计划生育自觉性,巩固加强县、乡、村三级计划生育组织机构,形成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使计划生育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推进人口控制、经济增长、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这些内容粗看起来并无毛病,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该地在执行统一政策中,自己是如何落实的,有哪些措施,怎样严控,怎样加强,又怎样巩固,与外地之同与差异,却一点儿也找不到。个性不够,共性来凑,也就算弥补了体裁的缺失问题。但像这样的概括,套在谁的头上都一样,那么设置这篇“述”文又有多大意义呢?究其原因,是责任松懈,资料匮乏,勉强为之。化解之道,就要像一些好的志书作者那样升高标准,深入挖掘,同中求异,内化笔功,外化神润。

  五、编下“述”应总结经验(教训)

  治天下以史为鉴,治郡国以志为鉴。志书的“资政、教化、存史”功能,决定了志书编下“述”(并非唯一)应当具有总结经验(教训)的使命和作用。这一使命和作用,已被部分志书编下概述(或综述)的实践所证明。比如二轮《广东省志 ·卫生医药卷》卷(相当于编)下概述 ,其概括卫生的发展状况,划分三块,一为卫生事业的五个关键转折节点,二为卫生事业在六个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三为促使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六条主要经验。这样构思和统揽,比某些志书卷(或编)下概述仅从成就方面破题要深入一步,特别是通过总结经验,彰明了因果,提高了借鉴价值。这样做虽然增加了驾驭难度,但记述对象客观存在的脉络、经纬、层次、深度,则得到了较好体现,让读者能够多维度地进行审视,特别是可从更高层次上为党和政府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

  六、编下“述”应指出存在的问题

  本人所见志书卷首“述”敢于涉及问题者有之,比如二轮《广东省志》卷首之“述” ②,就涉及断限内存在的若干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经济增长模式比较粗放,经济结构调整相对滞后,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资源环境压力增大。尽管此类情况在大的范围内尚不普遍,但它也预示着一个良好的开端和美好的前景。但编下“述”敢于直面问题的情况尚不算多。是何原因,凭一己之见,无外乎要么是初来乍到,对修志不甚熟悉;要么是未成潮流,对新的尝试存有疑虑;要么是氛围欠佳,难越“雷池”。不管是何种原因,从理论上说应当“述忧”是不成问题的,从卷首之“述”的某些成功实践也给了我们必要的支持。

  编下之“述”(不局限于此)囊括地情方面的问题,是载体(志书)对客体(地情实际)的如实反映,是人们对客观现实认识的升华,是推陈出新的过度和“垫脚石”,是变危(问题、风险、困难)为机(机遇、转机、希望)的重要环节,是“以问题为导向”着力改革的“魄力”所在。1989年 2月 28日,“担当”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与当时的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面谈教育问题,他说:“我们对教育的最低要求就是教人做人。教育工作中,根本的东西丢了。再下去就是方针问题。我们应该有危机感,教育的危机就是民族的危机。应该敲警钟。 ”③费老强调的就是要正视问题,要有危机意识。志人对问题秉笔直书,跃然于纸的内容价值才更大。正视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也许有人会说:卷首“概述”是最高层次,覆盖面广,记述问题是很自然的事,编下之“述”是第二层次,哪有那么多问题可记?这是一个很有必要探讨的问题。实际上,编下之“述”应记问题不是没有而是很多。譬如农村,较为突出的问题是人口问题、土地问题、产业问题、婚姻问题、养老问题、大病问题和传统习俗的崩解问题。这些是事实,是地情,志书不能回避。再如农业编之“述”,重视记述农业鲜亮的一面,那么农业困难的一面,如农业劳动力日趋老化,农业耕地肥力的逐年退化,农业投入、产出的倒挂,志书记还是不记,都是修志中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再如教育编之“述”,教育目的的异化;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巨大反差;贫富悬殊的市、县(市、区)教育资源的不合理配置;教育中学校应承担的责任非正常的转嫁到家长身上等,志书记还是不记?诸如此类,笔者认为,这些不仅要记,而且还应下工夫记好。只有这样,我们方志工作者的责任才算尽到了家。

  二轮《广东省志 ·专记卷》“珠江三角洲分卷(相当于编) ”,④改革成就“简述”在记述改革举措、的同时,还记了失误和教训。此类文字有 1200字。反映了外向型经济导致资源消耗过度;“先发展后治理”,环境为改革开放付出了巨大代价;整体规划滞后,重复建设较为严重;一些地方唯经济主义的指导思想盛行;忽视外来劳动力的社会保障。他们不回避矛盾和问题的态度,是很值得敬佩的。

  (王广才 作者单位:河北省地方志办公室原编审)

  ①《广东省志》第23册:方志出版社,2014年8月。

  ②《广东省志》第1册:方志出版社,2014年8月。

  ③转引自张冠生《乡土还能重建吗》,《文摘报》,2017年1月21日。 ④《广东省志》第33册:方志出版社,201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