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委常委、副市长王飞对《通化年鉴(2024)》篇目通过国家级评审作出批示
近日,通化市委常委、副市长王飞对《通化年鉴(2024)》篇目通过“中国年鉴精品工程”国家级评审作出批示:“在省方志委的悉心指导和全市参编单位共同努力下,前期工作取得积极成果。下一步,市地方志办公室要统筹协调,各参编单位要齐心协力,按照专家评审组提出的修改意见,精心打磨、再接再厉,高质量完成国家精品年鉴创建各项工作。”
6月25日,《通化年鉴(2024)》篇目顺利通过“中国年鉴精品工程”国家级评审,通化市“中国精品年鉴”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年初以来,通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通化年鉴(2024)》创建中国精品年鉴,多次关心过问编纂工作并提出指导意见。1月16日,市委书记孙简对《通化年鉴(2022)》获评全国一等年鉴作出批示。4月22日,全市年鉴编纂工作会议召开,副市长尹志刚出席会议并讲话,对争创精品年鉴进行动员部署。7月16日,现任分管市领导王飞到任后,第一时间到市地方志办公室对《通化年鉴(2024)》创建“中国精品年鉴”工作进行调研指导。
下一步,通化市地方志办公室将建立“四项机制”,全力以赴提升《通化年鉴(2024)》整体质量,力争创建中国精品年鉴取得成功。一是建立健全全流程质量管控机制。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强化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编纂人员审校责任,确保编校质量达到国家对优秀图书的质量要求。二是建立评审意见整改机制。坚决落实中国年鉴精品工程评审组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举一反三优化篇目设置和内容记述。采取“线上联络+线下走访+各类媒体搜索”模式,广泛深入挖掘、补充入鉴资料,确保年鉴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三是建立调度推进机制。按照通化年鉴编纂委员会工作部署,定期召开调度推进会,及时调度年鉴编纂进展,研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四是建立沟通联动机制。及时向省方志委汇报工作进展,听取省内国家级专家的业务指导,解决编纂难题,切实提高年鉴质量和编纂人员业务能力。
(通化市地方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