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文脉项目《驿路钩沉》调研组实地调研松原境内五处驿站
5月29日,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李云鹤带领调研组一行5人,对《驿路钩沉》涉及的松原境内驿路驿站伯都讷站、社里站、浩色站、逊扎堡站、陶赖昭站旧址进行实地调研。松原市副市长车亦雪、副秘书长杨贵春会见了调研组一行。宁江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安平来陪同调研宁江区境内驿站;扶余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宏伟陪同调研扶余市境内驿站;松原市和宁江区、扶余市地方志工作机构主要领导及专家全程陪同调研。各地相关人员积极配合,提供大量有历史价值的资料。
调研过程中,李云鹤主任对松原地方志前期踏查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同时提出两项要求。
一、驿站方面资料。重点突出以下三个方面的资料收集整理。一是驿站所在地现在的区划状况。驿站遗址现在所在地,是什么所在;现在的建制是否为村、乡镇所在地或行政中心所在地。如伯都讷站所在地为伯都乡政府所在地。二是驿站所在地的交通状况和地位。驿站现在所处的区域交通情况,今天是不是仍然为重要的交通节点。越重要说明当年选的驿站位置越好,说明历史发展继承性越高,所以要把今天的驿站所在位置的交通状况说清楚,包括机场、高铁、高速、省道、县道、乡道。三是驿站遗址所在地发展状况。过去那些驿路、驿站现在怎么样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状况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特色、特产、民俗等,梳理出来最有特点的东西,详加介绍,这也相当于利用这本书把它宣介出去。
二、访谈录方面资料。一是松原市可编纂一部自己独立的关于境内驿站方面的书,类似于口述史,初拟为《松原境内驿站访谈录》。二是要对驿站站丁的后人进行采访,做好口碑资料的挖掘和整理,这很珍贵,这件事也非常有意义。如社里站的汪氏、雷氏后人、浩色站新站杨氏后人等,这些人有的年纪已经不小了,这些老同志掌握的历史资料非常珍贵,将来会越来越少,要尽早抢救性挖掘整理。
松原市地方志办公室高度重视实地调研工作,第一时间向分管副市长汇报。主任刘化军带队分别于3月30日、4月20日和5月4日,提前实地踏查境内驿路驿站。相关市(区)、乡镇、村(屯)领导积极配合,寻找驿站后人和知情人士,了解详情,收集材料,留存影像。方志办结合各方面资料形成报告《松原境内清代五座驿站设置时间及地址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