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传统舞蹈

乌拉满族秧歌

发布时间:2017-09-26 15:11:00   来源:  字体显示:

  乌拉满族秧歌作为满族文化传统的遗存,满族秧歌以一种动态文化的方式显现出浓郁的满族民情民俗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但一时还很难对这种秧歌定性,虽然它明显与辽南的高跷秧歌、关内各地的秧歌不一样。

  栾榕年说:“从动作上来看,这些老艺人每一步都是腰在摆动,下蹲、屈膝的幅度特别大,两手在前摆来摆去,好像是在骑马。”这和史书中记载的满族“莽势”舞“仰俯疾徐”、“屈身进反”很相似。从表现特点上看,这种秧歌基本是在“走阵”,很少有“逗”的动作。“满族先祖骑射打天下,即使娱乐活动时也摆脱不了走阵、征战的影子。”

  从人物扮相、服饰、道具等来看,也显示了这种秧歌鲜明的民族特色。如满族官员(领队者)头戴缨帽,身披黄色战袍,下扎红战裙,腰挎鱼皮腰刀,手持蝇帚等,指挥秧歌队表演各种阵式。再如“克里吐”,表演时在前边打场,类似行军打仗时开路的人物。传统的这种秧歌都要有一个或两个“拉棍的”人物。秧歌每到一地表演,他得先行赶到负责联络。如有两个“拉棍的”,一人联络,另一人则在场内起总指挥作用。普查逐渐深入,栾榕年他们认为,发现的这种秧歌是满族特有的民间舞蹈。经过近四年的挖掘,不为人知的满族秧歌“复活”了。1986年,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抚顺市资料本审稿会议上,我省的秧歌专家对这种民间舞蹈进行了科学分析、鉴定,他们认为:服饰上佩戴旗标,表演中施“打千儿礼”、“抱腰礼”,是鲜明的满族特征;动作中特有的动律———扬、蹲、盘、跺、摆、颤,具有浓郁的满族人民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方式之特色,可以作为抚顺地区满族人民的代表性民间舞蹈。鉴于尊重少数民族的政策,于是将其正式定名为“满族秧歌”。

访问量: